《花的学校》详细教案一等奖
《花的学校》详细教案一等奖
1、《花的学校》详细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二、教学目标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2)去拼音读一读。(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假:①jiǎ②jià真假()暑假()假()发假()日(5)理解“荒野”和“口笛”。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们的妈妈是谁?花们的老师是谁?……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4.交流解疑。(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笛:下边是“由”,不是“田”。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4.教师示范“舞”“扬”“臂”。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①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②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④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②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③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②指名汇报。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③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④指导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预设:(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2、《花的学校》生字
《花的学校》共要学习生字18个,其中要求会认的字5个,要求会写的字13个。1、生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荒、笛、罚、假、裳。要求会写的字有: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会认的字读音、组词。荒,读音“huāng”,部首“艹”,上下结构,组词:荒凉、饥荒、逃荒、荒芜。笛,读音“dí”,部首“竹”,上下结构,组词:笛声、长笛、汽笛、笛子。罚,读音“fá”,部首“罒”,上下结构,组词:惩罚、处罚、体罚、罚站。假,读音“jiǎ”,部首“亻”,左中右结构,组词:放假、休假、度假、假设。裳,读音“shang”,部首“衣”,上下结构,组词:衣裳、霓裳、下裳、绣裳。3、会写的字读音、组词。落,读音“luò”,部首“艹”,上下结构,组词:落叶、落霞、降落、衰落。荒,读音“huāng”,部首“艹”,上下结构,组词:荒凉、荒芜、拾荒、灾荒。笛,读音“dí”,部首“竹”,上下结构,组词:汽笛、长笛、笛声、笛子。舞,读音“wǔ”,部首“夕”,上下结构,组词:舞会、歌舞、舞蹈、跳舞。狂,读音“kuáng”,部首“犭”,左右结构,组词:疯狂、狂乱、张狂、狂犬。罚,读音“fá”,部首“罒”,上下结构,组词:体罚、除法、惩罚、罚没。假,读音“jià”,部首“亻”,左中右结构,组词:放假、假日、节假、请假。互,读音“hù”,部首“一”,独体字,组词:互相、互换、互惠、互访。所,读音“suǒ”,部首“户”,左右结构,组词:所以、所长、会所、场所。够,读音“gòu”,部首“夕”,左右结构,组词:能够、不够、够本、够味。猜,读音“cāi”,部首“犭”,左右结构,组词:猜想、猜测、猜中、猜谜。扬,读音“yáng”,部首“扌”,左右结构,组词:表扬、扬起、飞扬、悠扬。臂,读音“bì”,部首“月”,上下结构,组词:手臂、臂膀、臂力、臂章。
3、《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增加表象,扩展想象空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再如:“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阅读材料简单重复,而需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 鼓励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多角度思考。一个人被肯定,受到别人的欣赏,其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想象力被老师肯定,其心情更是高兴无比。不管这些学生的天分与潜质如何,只要能给他们予以适当的肯定,利用表扬、鼓励或婉言的引导的语言,再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等体态,可以激起学生的想象、兴趣,他就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展开想象力,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的有效手段。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
4、《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二、教学目标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2)去拼音读一读。(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假:①jiǎ②jià真假()暑假()假()发假()日(5)理解“荒野”和“口笛”。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们的妈妈是谁?花们的老师是谁?……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4.交流解疑。(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笛:下边是“由”,不是“田”。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4.教师示范“舞”“扬”“臂”。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①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②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④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②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③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②指名汇报。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③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④指导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预设:(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5、花的学校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二、教学目标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2)去拼音读一读。(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假:①jiǎ②jià真假()暑假()假()发假()日(5)理解“荒野”和“口笛”。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们的妈妈是谁?花们的老师是谁?……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4.交流解疑。(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笛:下边是“由”,不是“田”。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4.教师示范“舞”“扬”“臂”。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①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②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④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②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③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②指名汇报。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③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④指导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预设:(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6、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墙角的。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7、花的学校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8、花的学校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9、花的学校二次备课教案
一、从题目入手。《花的学校》和《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两篇课文课题有什么不同?
二、从内容入手。初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场景,并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语句。
三、品读重点句子,感受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试着仿写。
四、活学活用,补充课后题的句子。
从语文的教学来说,一节课听、说、读、写,都有了,可课却上不来。第一板块,孩子们比较顺利地找出了两个题目中的不同之处,活跃的气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是第二板块中,孩子们却打车了。学生读完之后,我先引导孩子们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写了哪几个场景?接着问孩子们《花的学校》又写了哪些场景?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可是班上没有一人举手。无奈之余,我便在班上挑了一个平时勤动脑、爱思考的孩子,鼓励他来回答。他慢吞吞地站起来,一脸无辜又迷茫的神情望着我。看到他的表情,我连忙示意他坐下来。这次我自己亲自示范朗读,并且让孩子们,一边听,一边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花,和其他同伴儿正在学校里一起欢乐。我记得王崧舟说过,阅读所有的文学作品,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就是,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放进去以后,身临其境、切身体察、感同身受、产生共情、产生共鸣。
我接着让孩子们重新读,一遍不行,再读一遍,认真地读,投入地读,深情地读,想象地读。“老师,我们好像读明白了。”孩子们满脸笑容地说。一节课就在这样的朗读声中过去。
星期五下午第二节,是老师们公认的效果最差的一节课,因为马上就放假了,孩子们很浮躁,心早已飞到了家里。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只要课堂气氛足够好,他们的心照样能拉回来。一上课,我领着孩子们简单回顾了一下课文内容,便在白板上直接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我深情地朗读一遍,孩子们静静地听。接着我又深情地朗读,让孩子们一边听的同时,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把孩子们真正带入到情景当中。最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这时孩子们真正投入进去了,话语也滔滔不绝。通过两者对比,孩子们真正地体会到了拟人的妙处。
10、《我的四季》教案
一、教材分析:
张洁的《我的四季》属于苏教版必修一第一模块“向青春举杯”中的“体悟人生”。
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张洁的《我的四季》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四季”里,实际上就是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人生,有播种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获的秋,也有在回顾四季的冬。四季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四季却又是迥异的,《我的四季》表达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与收获,教师对此必须加以必要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语言基础知识和课内名句
能力目标: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课文为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三、学情分析: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对于本文的理解、把握不能深透到位。理解作者的感情和人生信念,是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作者一向“崇尚真诚、善良、勇敢的品质崇尚拼搏、奉献的精神,对现实生活中的投机钻营者、自私自利者……抱着一种鄙弃的态度”那么,我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基础,也就不难理解作品中透视出的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更不难理解其间蕴含的作者对人生及生命价值的特有感悟。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出本文颂扬美德,抨击陋习的主旋律。
四、教学方法
1.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解决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道学案、布置预习
五、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前预习案上的课前基础知识和课前思考题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并推一代表发言。
11、《金色的草地》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学习本文,可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你们认识它吗?(师拿出蒲公英实物展示给学)
生1:是蒲公
生2:婆婆丁
生3:在我们家庄稼地边长着一些。我奶奶还用它泡茶喝。
生4:我听爷爷说,蒲公英可以治疗高血压,还可以败火。
师:(微笑点头)看来,同学们对蒲公英这种植物非常熟悉,谁能谈谈对蒲公英的了解。
生:各自拿出自身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和自身对蒲公英的观察记录,在全班内交流。
[具体资料和观察记录略]
师:(听后,含笑鼓掌)真不错,知道的比老师都多。在我家和近也长着许多蒲公英,我经到那里玩,由于喜欢而拍了照片,同学们看,你们所看到的景色和我所观察到的景色一样吗?(实物投影出示课文第三页插图)图中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能否把图中景色简单描述出来?有什么感想?
生1:图中应该是秋季景色。这时蒲公英的种子熟了,野外一片金黄色。
生2:蒲公英的种子要随着轻轻的绒毛飞到很远的地方,从此离开妈妈的怀抱。
生3:蒲公英的种子幼稚后,野外成为一片金黄色,真美啊
师:是啊,大片的蒲公英种子幼稚了,绿色的草地变成一片金色,美丽极了。这就是作者普什文记忆中故乡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普里什文到他的故乡――乡下游览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教师在让学生搜集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并到田野中亲自对蒲公英的观察记录后,再由实物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把学生重新带入田野中,给学生以形象的回忆,在此基础上,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文中第3页插图,让学生进行描述,并与自身所观察的景色进行简单比较,使学生的认识更深刻。]
师:去游览金色的草地可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必需把你的收获和感受谈一谈。
生:行(异口同声)
师: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动身了。现在就请你自身放声读课文。老师要给你提个醒,比方说课文里的生字要多读两遍,生僻字要查字典解决,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也多读两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现在检查课文读的情况。谁愿读1、2自然段。
生:读1、2自然段。
师:谁愿接着读3―5自然段。
生:读3―5自然段。
生:(纷纷举手)纠正读错的字词,读破的句子,评价指出读得好的地方。
师:现在两人组互读,互相评价。
生:两人互读课文,非常认真,并在书上用铅笔圈圈画画,积极性很高。
师: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这个同学选择自身读得最棒的自然段,在班上朗读。
生:被推荐学生读文,各小组评价。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也是把初读落到实处。]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很认真,很有感情,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现在,我们一起来谈谈自身读文后的收获和感受。
生1:作者的故乡很美,特别是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黄色的了。
生2:作者很喜欢蒲公英开放时的故乡,第一自然段中“大家都说: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要把“太美了”当重音读,要表示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噢,你说得很好,你很会学习。你能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吗?
生2:读第一自然段。(这个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很好!(情不自禁地鼓掌,全班掌声响起)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都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情很真挚,积极性很高。
师:请一位同学再给大家朗读一遍。(叫了一名全班朗读最差的同学)
生:读文。(尽管读得不如生2好,但态度很认真,也有一定进步)
师:你读得很好,很有进步。现在,我们大家带着对故乡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一起读。
师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1:我还知道“我”和弟弟以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而感到开心,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生2:我知道“引人注目”是个成语,我在文中圈出来了。
12、《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初步了解“序言”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能力目标:
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
准确把握信息,筛选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预习:
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
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播放视频:达尔文与《进化论》)
二、解题:
1、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4)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关于《物种起源》
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3、关于“导言”。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三、检查预习
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播放视频: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四、研习课文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明确:
(1)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探讨:研究讨论。
传布:广泛散布。(也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课首检查用)
(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位同学回答;
教师板书并明确。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筛选关键语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句子,它集中地体现了文章的意旨,表示文章的思路,连缀文章的结构。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集中体现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明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来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度句显示出文章的层次推进。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也是关键句。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A、物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以下三种看法由幻灯片打出。)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项;对于第①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
(3)按要求筛选文中语句。
①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②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
③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
教师要明确:
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作者的两点认识: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三、根据课文中提供的信息,口头对达尔文作一个整体的评价。
引导:第一段的关键语句,从“远航”(1831)到“现在”(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及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二段的关键句有“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们完全相同”(这是指英国的自然科学家,
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的关键句有指出书本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的精神。
第四段关键句有:“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五段关键句有:“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六段关键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七段,关键句有“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
1、长期考察2、实事求是3、谦逊审慎4、决不轻率5、亲身实践6、不避缺陷7、毫不动摇。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而且通过对作者说明性导言的阅读,学会了如何发现关键语句,懂得了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文章的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阅读实践。
五、布置作业
1、《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3、《苏武传》优秀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多媒体显示课题《苏武传》,教师解说《苏武传》与《左传》中“传”)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
2、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自读并翻译,确认重点词义、句式,教师明确(多媒体显示)
文言基础知识集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⑦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⑧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⑨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⑩与武决去 决:通“诀”。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3.走近作者
1)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时年61岁。那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写成,后由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2)复习归纳史书的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4、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
汉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文帝、景帝时代,汉一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一朝力量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一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整体感知,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14、花的学校感觉不是讲花的学校
《花的学校》课文写了雷云、阵雨、东风、花、树枝、绿叶等景物。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运用拟人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
15、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 (二)解读标题。
明确:文体(记),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
读得抑扬顿挫。
读得层次分明。
16、济南的冬天详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贮蓄(zhùxù)水藻(zǎo狭窄(zhǎi镶(xiānɡ)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
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
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
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③旁批内容明确:
没有风声——与北平比(奇迹)
晌晴——与伦敦比(怪事)
温晴——与热带比(日光毒)
第2自然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指导学生画出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即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2、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3、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体会“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两个“卧”字的作用。
4、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人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
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三、总结全文。
1、学生默读全文,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2、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①运用对比手法。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后小结】
17、《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十多年前,和你们一样,坐在这样端正的课堂,却痴迷着抽屉里满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因为里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悲欢离合,我为她而喜,为她而悲。浪漫的爱情和经典的诗词一结合,便仿佛有了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深陷其中,魂牵梦萦。这种感觉或许能在今天这节课上和同学们产生共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
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示范诵读
学生读 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
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
设问: 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
(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
(板书:纤云 飞星 金风玉露; 柔情)
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具体鉴赏
(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
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
预设生成:
“纤云弄巧” :“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
衬托了人物:衬托了织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 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飞星传恨”:飞星可以解为流星,流星划过夜空,不时闪过长长的白亮的光芒,和前面“纤云弄巧”,星月相映,流光溢彩
衬托了情感:“传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写出了相会的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银汉迢迢暗度”:银河之宽阔,相隔之遥远,暗衬相思之苦,相见之难
“金风玉露”:即秋风生起,白露为霜时节,以“金”、“玉”相饰
赋寒凉季节以吉祥的喜庆(举例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吉庆,祥和)
写出了情感的珍贵 真挚纯洁
“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缱绻美好
“忍顾鹊桥归路”:这真像柳永雨铃霖中“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结语:鹊桥上的相逢,我们看到的是温馨浪漫,流光溢彩,相爱的人情深意长,景美,人美、情美,成
就着这个古老爱情故事的唯美,难怪秦观感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板书:唯美)
(感受这样的唯美,我们一起在上一次鹊桥,感受他们的爱情吧,诵读。)
(二)鹊桥里的人生——豁达
这首词作写于北宋年间,到现在已千年,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久,仅仅是它里面有美丽的爱情吗?
(描绘美丽的爱情故事的确是《鹊桥仙》这首词流传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人沈际飞评“(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化腐朽为神奇!”
(将这句话打在屏幕上)
然后比较历代三首咏叹七夕爱情故事的诗作
(屏幕出示或老师口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白居易《七夕》)
“乞桥楼空,影蛾池冷,佳节只供愁叹。(清 纳兰容若 鹊桥仙(七夕)
设问:同学们是否赞同这句话?是否能从词中找到依据?“腐朽”是什么?“神奇”又在何处?
明确:学生会找到两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比较后得出结论:历代诗歌咏叹七夕是悲吟寻恨(腐朽),而秦观多了豁达之气(神奇)。
秦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豁达理性?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的人生,什么样爱情?
(屏幕上打出两句话) “古之伤心人也”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18、巨人的花园教案
《巨人的花园》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溢、覆”两个生字,理解“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草翠花开、覆盖”等词语;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并能用较优美的语言进行形容。
3、通过朗读、品味、想象,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体会童话的语言特点,感受童话的神奇,初步培养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揭题:
1、课前谈话:板书:花园。同学们都去过花园,谁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印象中的花园。板书:()的花园谁还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2、生答
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用心看老师写题目,板书“巨人”(板书课题)注意巨的笔顺
4、齐读课题。
师导:巨人的花园到底是一个怎样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第一次逛巨人的花园
一、粗读感知
1、初读课文:请打开课文,同桌为伴,互相帮助,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读句子。遇到困难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2、刚才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发现这些词有些难读,谁来帮忙读一读。
交流反馈:(出示词语)允许喧闹增添训斥拆除斥责凝视
覆盖洋溢冷酷任性孤独愉快火辣辣围墙告示牌脸颊隆冬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凝”后鼻音;拆、斥:翘舌音;火辣辣可以读第一声,还有哪些词也是这种类型的,举例)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这些加横线的字是本课的生字,书空一遍,你觉得哪个字特别容易写错,你有什么小窍门教给大家。
(1)你觉得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的,请你选择一个端端正正地在书本上写一个。
4、同学们真了不起!这里还有一组词,肯定也难不倒大家,谁会读。
出示第二组生字: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北风呼啸
发现了吗,这些词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类似的词吗?
二、重点品读,感悟语言
过渡:不错,第一次走进巨人的花园就收获了那么多,让我们再次走进巨人的花园,去看看这到底是个怎样的花园?
默读提示:仔细读课文,划出课文中描写花园的句子!
反馈: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一)漂亮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指名说----齐读----再齐读——说----与第二段连起来读
师:孩子,你喜欢到那里玩吗?(问4生)为什么?齐读
例:是呀,这里春天鲜花盛开。瞧,这是()那是()还有()。看,这花是()那花是()真是五颜六色姹紫嫣红,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他们有的放风筝,有的在草地上打滚。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那么夏天、秋天、冬天,花园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你选择一个说一说!
出示句式:
夏天绿树成阴,花园里(),孩子们都喜欢到那里玩,他们()欢乐的笑声。
秋天鲜果飘香,花园里(),孩子们都喜欢到那里玩,他们()花园传出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冬天白雪一片,孩子们都喜欢到花园里玩,他们()()的花园里,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这真是一个(漂亮)的花园。板书。一年四季各有各的乐趣,出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连起来读。
(二)荒凉
(过渡:你还找到别的描写花园的句子吗?)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1、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园?(生板书:荒凉)
2、仍然,可以看出什么?为什么用上这个词?
3、此时村子里又是怎样的情景?(指名读)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4、男女生对比读。
▲(还有让你觉得荒凉的句子吗?)出示句子: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2、“与此同时”与什么时候同时又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老师读前句,学生读后句。
(三)快乐
▲你还找到别的描写花园的句子吗?(最后一段)
1、指名读,说体会,(生板书:快乐)想看看那快乐的画面吗?看图,看后想说什么?
2、自由尽情读,读出快乐
3、想象画面,写话:孩子和巨人还会做什么?(等待一会儿)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四)归纳梳理,存疑下课,
1、引读: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善变的花园啊!曾经(一一出示所有描写花园的句子)(配乐)
(男女分读)
同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变化呢?下节课请()老师带你们走近巨人,去寻找其中的原因。
-
- 最后的冲刺作文
-
2023-06-12 09:45:23
-
- 《小苹果树请医生》教案一等奖
-
2023-06-12 09:42:36
-
- 写人的作文
-
2023-06-12 09:39:50
-
- 开学的感受作文
-
2023-06-12 09:37:03
-
- 设计院实习总结报告
-
2023-06-12 09:34:17
-
- 逆境造就人才作文
-
2023-06-12 09:31:30
-
- 大学毕业生心得体会
-
2023-06-12 09:28:44
-
- 什么里的新鲜事作文
-
2023-06-12 09:25:57
-
- 七年级《老山界》教案一等奖
-
2023-06-12 09:23:11
-
- 小城故事作文
-
2023-06-12 09:20:24
-
- 劳动者的作文
-
2023-06-12 09:17:38
-
- 实习总结
-
2023-06-12 09:14:52
-
- 我的航天梦作文
-
2023-06-12 09:12:05
-
- 中班班手工剪纸教案20篇
-
2023-06-12 09:09:18
-
- 招生工作计划
-
2023-06-12 09:06:32
-
- 天上的街市优质教案一等奖
-
2023-06-12 09:03:45
-
- 记一次活动作文
-
2023-06-12 09:00:59
-
- 忍不住作文
-
2023-06-12 08:58:12
-
- 《白鹅》教案一等奖
-
2023-06-12 08:55:26
-
- 一次神奇的实验作文
-
2023-06-12 08: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