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粹网 > 范文 > 正文

​《王几何》说课稿一等奖

2023-06-12 04:29 来源:词粹网 点击:

《王几何》说课稿一等奖

image.png

《《王几何》说课稿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王几何》说课稿一等奖

《王几何》说课稿

一、说教材

《王几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马及时回忆了儿童时代王几何老师的一堂几何课的难忘经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学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形象。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所谈到的老师,对儿童都起到了终生的影响作用,他们不但学识渊博、为人正直,而且爱憎分明,对真善美执着地追求。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一特点,我把的学习目标定为:1.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王老师的敬佩之情。2.熟读课文,感知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重点确定为:字词的掌握;文章感情的体会。难点为:学习刻画人物的写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朗读感受法

《王几何》作者用儿童纯真的心理回忆王老师的一堂生动有趣的几何课,有强烈的亲和力。学习中,指导学生多朗读,运用齐读,精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心灵融入浓浓的亲师之中,感悟王几何老师的教学魅力。

3、质疑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看到成功的记录,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

4、讨论分析法

这既是个体的学习,又是团体的学习。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三、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这里运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关键是教师必须要进行情境诱导,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进而主动学习,实现目标。因为相类人物能唤起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这里让七年级的新生回忆他们刚离别不久的小学老师,口头描述老师的形象和事迹,学生们绝对有兴致侃侃而谈,话语当中也会饱含记忆犹新的深情。此时此刻,再顺势而发,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

2、朗读感知

①学生默读(感受课文流露的真情,同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并给生字注音)

②学生生个别朗读课文(朗读前提醒学生注意用儿童的口吻来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

3、检查本课的一些生字词,教师强调了重点和考点。

4、概括课文的大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王几何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学生用一个或两个形容词来概括(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概括的时候可能会找到一些事,也可能找到一些细节描写。为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的需要,所以教师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几次写了同学们的笑?(2)他们为什么笑?(3)“我们”在课堂上的收获是什么?通过这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6、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塑造王老师的细节描写。这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之一。所以这一环节尽量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找到一些细节描写,从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展示过程中,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不但培养学生口头表述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扎实地学习了写人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师爱。老师博大的爱,不仅仅表现在幽默,也表现在严厉。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意图的反思与说明,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2、《王几何》说课稿

《王几何》说课稿

一、说教材

《王几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马及时回忆了儿童时代王几何老师的一堂几何课的难忘经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学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形象。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所谈到的老师,对儿童都起到了终生的影响作用,他们不但学识渊博、为人正直,而且爱憎分明,对真善美执着地追求。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一特点,我把的学习目标定为:1.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王老师的敬佩之情。2.熟读课文,感知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重点确定为:字词的掌握;文章感情的体会。难点为:学习刻画人物的写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朗读感受法

《王几何》作者用儿童纯真的心理回忆王老师的一堂生动有趣的几何课,有强烈的亲和力。学习中,指导学生多朗读,运用齐读,精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心灵融入浓浓的亲师之中,感悟王几何老师的教学魅力。

3、质疑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看到成功的记录,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

4、讨论分析法

这既是个体的学习,又是团体的学习。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三、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这里运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关键是教师必须要进行情境诱导,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进而主动学习,实现目标。因为相类人物能唤起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这里让七年级的新生回忆他们刚离别不久的小学老师,口头描述老师的形象和事迹,学生们绝对有兴致侃侃而谈,话语当中也会饱含记忆犹新的深情。此时此刻,再顺势而发,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

2、朗读感知

①学生默读(感受课文流露的真情,同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并给生字注音)

②学生生个别朗读课文(朗读前提醒学生注意用儿童的口吻来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

3、检查本课的一些生字词,教师强调了重点和考点。

4、概括课文的大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王几何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学生用一个或两个形容词来概括(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概括的时候可能会找到一些事,也可能找到一些细节描写。为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的需要,所以教师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几次写了同学们的笑?(2)他们为什么笑?(3)“我们”在课堂上的收获是什么?通过这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6、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塑造王老师的细节描写。这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之一。所以这一环节尽量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找到一些细节描写,从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展示过程中,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不但培养学生口头表述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扎实地学习了写人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师爱。老师博大的爱,不仅仅表现在幽默,也表现在严厉。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意图的反思与说明,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3、小学语文:《骆驼和羊》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骆驼和羊》是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清,最后只好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要懂得自己也是有短处的。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图文对照,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说教具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flash课件,目的是利用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教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童话式的教学情境,师生共同畅游在童话世界里,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说说—读读—找找”的步骤进行探究。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找。

四、说学情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中都唯我独尊,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总是向老师告对方的状。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适时教育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童话导入新课

出示骆驼和羊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骆驼和羊的特点(高、矮)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他们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发生矛盾。这一天,骆驼和羊碰到了一起,他们就吵了起来。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请同学们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让学生置身于童话情境之中,情绪必然高涨,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活动就能主动地获得知识。

第二环节学习第一自然段

创设情境让前排矮个同学表演羊,后排高个同学表演骆驼,分角色朗读,读出双方的不服气。再同桌对读。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体验角色心理,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兴趣。

第三环节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我按照“看看——说说——读读——找找”的顺序学习。看,看图。说,说他们干什么。读,自由读课文。找,在读的过程中找羊吃的辛苦吃力的词语。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朗读骆驼吃树叶的轻松和羊吃树叶的辛苦,并让学生表演羊吃树叶的动作,从而感受骆驼的得意。通过找动词和表演来理解羊吃树叶的辛苦和吃力,让学生明白只有用词准确语句才会生动。

在总结第二自然段学法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放手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

第四环节学习第四自然段

先让学生谈谈是高好还是矮好。然后听听老牛的观点。最后让学生讨论假如你是那峰骆驼或你是那只羊,听了老牛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4、优秀说课稿《愚公移山》说课稿

《愚公移山》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愚公移山》。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它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而且作为略读课处理,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学生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设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目标: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步骤】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版块:

第一版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3分钟)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第二版块:整体把握,感知课文。(15分钟)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尤其要注意语气、停顿。

关于这一小环节,可通过2个渠道完成: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检查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3.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①先在小组内讲述。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此版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版块:合作讨论,探究质疑。(20分钟)

此版块共设置了四个问题,如下:

1.愚公移山遇到的不利条件与有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文章的主人公是愚公,为什么要写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壮举,谈谈你的看法。

3.故事结尾写神仙把这两座大山背走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精神有没有过时?

对于这几道题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大组(班级)交流,形成较统一的认识。

这四题的设计意图及处理方式分别是:

第一题:主要引导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对于移山的不利的条件,学生可能对愚公其妻与智叟提出的疑问混为一谈,对此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读课文,明确他们所说的话的不同语气及在情节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第二题: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的衬托和对比的写作手法的作用。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估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估计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愚公移山的做法不聪明,不明智,如果搬迁自己的住所,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不是更好吗?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看法,在评价时注意评价的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第三题:主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本文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尾的含义,它是本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处理方法是:改写比较法,即把结尾换成:“愚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挖啊挖啊,终于把这两座山挖掉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再将它与课文的结尾作比较,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解答出来,分解了难点。

第四题: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正确评价愚公的精神,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又是难点之一。让每位学生写一段话,说说学了本文后的感受,但必须紧扣本文的寓意来。

第四版块:拓展延伸,能力训练。(6分钟)

由课内到课外,开阔知识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安排的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课内外的文段阅读,具体见学案。

第五版块:布置作业,强化巩固.(1分钟)

此环节设置一道题目,供课外练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消化.题目是:本文是传统经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就你阅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点,请你写一篇简单的文学评论.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发表的粗浅看法,再次恳求各位领导、专家的批评指正。谢谢!

5、说课决赛稿:《荷塘月色》说课稿

《荷塘月色》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下面,我按“说课考核”八个项目的顺序,把我的备课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现在是高中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此文堪称白话美文的经典之作。我个人认为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就好像一杯茶,在炎热酷暑中给我们送来清凉的慰藉,在飞雪寒冬中给我们送来舒心的温暖。《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文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文中他运用白话描写景致,而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本文虽属于精读课文,但我觉得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向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抓住精彩语段4—6段,品味语言之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复杂感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说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我现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语文素养不是特别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取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学法: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对于美文,找提倡“美文美读”)

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

六、说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掌握与作思路,同时对四、五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感情。

七、教学过程:

现在找着重讲讲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长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秦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课前播放古诗新唱《静夜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山居秋螟》,以荷花、月亮为切入口,再要学生回想起一些“吟荷咏月”的诗句,这样既自然贴切,又调动了课堂气氛,也复习了初中所学。那么,古人如此,今人又如何,请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作者介绍:力求创新,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介绍时抓住两点①将名字由“自华”改为“自清”(学习人在任何时候都坚守内心的高贵与纯洁的品质,正所谓“质本洁来还洁去”,“世外没有桃源,净土在自己心中”。)②“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更凸显朱自清的人格魅力。(提醒学生: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了解作者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为我们经常也说“知其文也要知其人,知其人才能解其文。

背景介绍:1、社会背景:1927年反革命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孤独苦闷彷徨。

2、家庭的苦难和矛盾(个人挖掘)

(设计介绍背景的理念:①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②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白居易)

(二)感知

1、首先把握读

播放范读录音,在交流听读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由学生自主朗读。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这一部分大约需十五六分钟,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是“自主”学习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①学生自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得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②第二步,抽学生起来朗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③再次自读,步步深入,把握感情。

2、分析思路

①提问:找出文章中的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既然心理不宁静就要寻找一种方式来解脱,于是作者突然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观荷塘、赏月色写下了美丽的《荷塘月色》一文。

外:作者的游踪(明线)

内:作者的情感变化(暗线)

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②作者情感变化的依托是什么?景。

情以景为依托,景因情而更美。王国淮在《人间词话》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段落。(4-6段)

3、品读——赏析

赏析4-5段,欣赏朱自清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以下仅举几例: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用裙来比喻叶子?(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

②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或“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替换法揣摩语言)

③这是写月下荷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结合)

④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时皆已储存,到了上课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词的运用,融情于景写这三方面分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以不同角度发问,既是揣摩语言,提问时必须紧紧扣住语言,切忌架空。

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段

2、完成《新坐标》基础练习

第二课时 继续品位语言,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争取当堂背诵。

(一)课堂上:

1、情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6段

3、讲解《采莲赋》在文中的作用

4、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感情

(二)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三)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四)板书设计: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整洁凝练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

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景 谈雅静美  朦胧柔和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情:   谈谈的喜悦谈谈的忧悉

八、教学观念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4、教师观念更新①转换教师角色  ②改变学习方式  ③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我觉得生活即语文,语文的学习应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气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6、八年级语文优秀说课稿《海燕》说课稿

《海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海燕》,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五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

1、文本特点及地位。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即使在今天,也对我们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人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此外,《海燕》作为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文字精粹,蕴涵丰富,学习本文对初二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朗读、品味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这一单元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在多情的作家笔下,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些壮阔而美丽的形象,都能化成充满激情的文字,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而《海燕》一文,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一直保留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①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学习本文使用的典型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和烘托等

②能力目标:抒情诵读。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能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历史背景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为:由于全诗感情浓烈,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学习品味积累文章用词及一些典型的写作手法,如上面所说的象征、对比和烘托等。

难点为: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拉近文章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文章中能“读出自我”——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4、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分析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我想这样处理教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加强朗读。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朗读有多种形式,包括听录音、教师的示范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海燕”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把握了。

2.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

高尔基把所有的笔力都集中在塑造海燕形象上,除了正面展现海燕的形象外,作者还运用广阔的背景进行烘托,同时通过几种海鸟对暴风雨的恐惧万状和海燕搏击风云凌志的对比,增强了海燕形象的鲜明性和立体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帮助学生深入地把握海燕形象。

①纵向比较  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以及感受海燕愈战愈勇的英姿。

②横向比较  比较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不同表现,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比较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烘托出海燕那种乐观的、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3.淡化象征手法的学习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重要艺术特色,通常是教学的重点。本文的象征意象是一个纷繁浩大的意象系统,在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事物都能和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一一对应。在短短不足600字的文章中营造出这样的象征系统不得不让人佩服高尔基的笔力。但是这恰恰又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乱哄哄的感觉。而且一节课中让学生理解所有的象征意向也不现实。所以我想只要让学生能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明白处于斗争双方各是什么。哪是正义的,哪是反动的,知道几个重要形象的象征意义就行了。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突出海燕的艺术形象,淡化文章的政治色彩,拉近与学生距离。

二、分析学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我设定为我校八年级奥赛班。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且奥赛班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量和情境感知能力都较为不错。本文虽文字浅显,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的理解。但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可能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激发活跃的思维,调动表现欲望。适时的引导,是学生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完善自己的情商一次绝好机会。

三、分析教法学法

2、说教法: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认为好的教学方法既要有趣又要有效,这样才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收获。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诵读法。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具体操作我将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进行。

电化器材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录音机这类教学条件允许的器材。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3、说学法

“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本课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具体的学法如下:

读书入境法。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勾画圈点法:勾画出课文描写海燕生命之美所用的准确词语和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难点,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相关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情境导入

播放录音带:两种大海的风涛声,一种为风平浪静时,一种为狂风怒号,浪涛汹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情境,并在学生基本把握第二种声音出现时大海的情景时,出示海燕搏击风浪的图片,适当导入本课。

(三)掌握基础知识,把握整体内容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小黑板指名解释字词。

3、由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以及有关本文写作背景的资料通过上台讲读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4、诵读

以听读——自读——指导读——齐读——欣赏朗读的步骤进行。而相关的知识如象征、对比手法,众多修辞格,课文内容等方面的学习也围绕读初步进行。

(1)先播放多媒体朗读课件,充分发挥学生音乐旋律智能,在音乐的伴随中感受情境,想象情景,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整体感知文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抓住特征,理出海燕,海鸥,海鸭,企鹅等意象的形象。

(2)随即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自主品味,个性化解读,并对自己较有感触的词句进行圈点,对文中不同情境阶段的内容试拟副标题。完成之后可进行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于此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范读。

这篇文章文字较为浅显,学生阅读后基本能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内容。这一环节可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的信息上,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朗诵能力和对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并为完成新的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3)指导阅读。理解象征意义。进一步体会诗人对不同形象赋予的不同感情,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出本文意象的象征意义。

①从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a、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我们对海燕应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b、试依据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将课文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并概括各个场景的大意。朗读语调又该怎样变化呢?

②从写作手法指导朗读:

我们知道了海燕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这就是运用了象征手法。什么是象征手法呢?(象征就是借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

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出本文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

(一)强化朗诵成果

学生进行朗读交流,可以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拿手的一段或几段来朗读。老师进行指导,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进一步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二)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以“作者是怎样塑造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的主问题入手,设计了这样三个思考题:

①文中三幅海上图景有什么变化?这对塑造海燕形象有何作用?(重点圈读三幅图中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②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文中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寻读三幅图中描写海燕神态、声音、动作的词句,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的英姿。)

③课文既是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等水鸟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比较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不同表现,挖掘海燕形象设置的典型意义。同时比较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这样通过纵向、横向的多角度的比较,使海燕这一艺术形象更加的鲜明而立体。我相信海燕的形象也会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高大、俊伟起来,这就说明,课堂教学已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回顾时代背景,将课文整体内容进行总结

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语言对全文内容思想进行总结,教师作最后的补充明确。

(四)拓展延伸

读书要“知人论世”,不仅要读出作者,同时还要联系自身实际,在文中“读出自己”。这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丰富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设定这样的问题:

《海燕》虽然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海燕”这个艺术形象有着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但是我们撇开这个背景,《海燕》仍能给我们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因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勇敢的海燕身上是不是可以找到答案呢?

由于学生的年龄太小,生活阅历浅,很难有切身的体会,老师可以以身示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讲高尔基的故事,因为高尔基经历过苦难的童年,他的名字在俄文中就是“痛苦的”意思,他自己就是一只搏击长空,英勇无畏的海燕。用作者的故事来感染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高尔基的作品,并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给学生推荐高尔基的代表作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五)作业

1)思考:你从海燕身上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2)运用象征手法自选意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风雨云电 海燕  海鸥、海鸭、企鹅

烘托正面描写 对比  侧面描写

突出海燕英勇乐观之美

批判———————赞扬———————讽刺

总结:对于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设想,除了基本知识和能力目标外,我最想要是这节课能让学生感受到海燕形象的艺术魅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大喊一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能对高尔基的作品产生阅读的兴趣,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就达到了。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7、幼儿园优秀说课稿《鹅大哥出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文学活动《鹅大哥出门》,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 说设计思路

《鹅大哥出门》这个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大白鹅为主要角色,讲述了一只大白鹅骄傲不懂礼貌的故事,特别是鹅大哥之前“红红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后的“一只大黑鹅”对比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比较以我为中心,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们现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二. 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在新《纲要》中,活动教育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认知上: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丰富词汇“神气、乐滋滋”

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骄傲不欺负弱小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三. 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1.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 大白鹅、小鸡、小鸭的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游戏角色当中,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2.知识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鹅大哥,了解鹅的基本特征,练习鹅的走路姿势

四.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

1、情景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这种效果是与以前仅通过图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

2、课件演示法: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复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4、提问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的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而采取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说学法:

8、高中语文说课稿:《奥林匹克精神》说课稿二

《奥林匹克精神》说课稿

1.说教材

1.1 教材所处的地位

《奥林匹克精神》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活动体验单元“走进语言现场”,“在演讲厅”系列中的一篇经典演讲词。它是同学们接触过《不自由,毋宁死》,初步了解、掌握关于演讲的一些技巧之后,再次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公民的重要素养之一,它不但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智慧、教养与风度。

1.2 教材分析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饱含喜悦的神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无限美好的前景。这篇演说词和他的诗歌《体育颂》一起成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上不朽的篇章。

2.说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以及上面我对教材的分析,于是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2.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顾拜旦,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倾听”活动,学会“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并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

②通过演讲活动,体验、感受到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

料充分生动,有个性和风度。

3. 情感目标:

①能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与初步的控场能力。

②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与拥护。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倾听中抓住主要信息。

2.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参与演讲实践,并对其演讲实践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提高其演讲能力。

2.3教学设想

1. 教学时数: 拟定一课时。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理解奥林匹克精神阶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在感情体会、练习演讲阶段,以诱发学生实践为主,学会倾听与演讲。

3.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尤其要重视演讲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本课时内,我采用以活动体验法为主,情境创设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为辅进行教学。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希望在交流、演讲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学会倾听;在提高演讲能力这个环节,组织学生参与演讲,引导学生体验演讲的技巧;通过分组讨论,给学生一个合作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中注意“点”与“面”集合,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4.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4.1情感体验:

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学生自己探索演讲的魅力所在。

4.2 认真倾听:

通过倾听,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4.3实践训练:

学习并分析这篇成功的演讲词,进行演讲实践训练。

总之,在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贵在疑难处,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应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体验中完成,注意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协调,关键在于激发全体同学参与“倾听”与演讲活动。

5.说教学过程

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情感愉悦的过程,是学生求知欲被不断激发的过程。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5.1 示范演讲,激情导入

1.教师本人以目前全国的圣火传递为背景,以民族凝聚力为主题,准备一段声情并茂的演讲。要求学生用心倾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为下文练习倾听并筛选有效信息热身;并引起学生情感上对演讲者的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使之对体验演讲跃跃欲试。)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教师演讲的评价,如语气、语调、重音、手势、姿态、表情等。

5.2 多媒体过渡

根据所布置的课外收集关于顾拜旦及其奥林匹克精神的资料或者图片,选择同学中有代表性的图片或者资料进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兴趣,过渡到本篇演讲词:《奥林匹克精神》,并为练习倾听与演讲热身。

5.3 学会倾听,体验演讲

为了使本节活动体验课中倾听与回答问题、倾听与演讲达到自然流畅、水乳交融的效果;不产生版块间的割裂感,不间断激发学生求知欲与表现欲,设计如下:

1. 明确体验演讲的目的:如何借助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来体验演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并明确倾听要求:静心倾听同学的演讲,提取关键信息,作必要记录。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根据自己初步掌握的演讲技巧,尝试演讲。

①学生自读所选段落,熟悉文本内容。

②结合体验,小组成员切磋交流,如何使演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③小组推荐优秀学生,尝试演讲。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④讨论交流:首先:让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表达所把握和筛选的信息,互相补充,完善

记录的关键词。目的:检查同学们倾听的效果;概括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并过渡到对演讲的点评。

3.以文本第二段为例,教师指导点拨。

4.小组再次揣摩体会,尝试体验演讲。推荐优秀者讲台展示,鼓励有创意、有个性的演讲。

5.4师生合作,完整演讲,整体体验

请同学们当一次评委,选出今天演讲的优秀者。

1.我们中谁是优秀的演讲者者呢?

2.投影:我们都是优秀的参与者。(奥林匹克精神强调重在参与)

5.5活动作业

奥运圣火即将在北京燃起,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为了迎接奥运,巩固演讲技巧,我班将举行“我眼中的奥运精神”专题演讲活动。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准备演讲词并练习演讲。

9、《金岳霖先生》说课稿(说课比赛)

《你来做做烛之武》 徐樑

我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自己较为满意的课堂实录:

开始看课文之前,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春秋时代各国的地理草图,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当时秦、晋、郑三国的位置关系和秦晋联军兵临城下时郑国的窘境。我给学生的问题是:如果你是郑国的大臣烛之武,你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保全郑国?在短时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们得出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必须离间秦晋联盟,而其关键是如何说服泰国。

于是我对学生说:“现在假设我是秦伯,你是烛之武.你要怎样才能说服我退兵?”有一位平时就比较积极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郑国离泰国那么远,灭了郑国对你有什么好处? ” 我说:“灭了郑国,我们秦国就可以多很多土地了呀。”学生反驳道:“郑国离秦国那么远,却离晋国那么近,即使你灭了郑国也没办法直接管理郑国,这不等于将你攻打下来的土地白白送给晋国,增加晋国的实力吗? ”我说:“秦国和晋国关系向来很好,我即使得不到郑国的土地,晋国也一定会分给我相应的好处的呀。”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愣住了。这时我注意到其他同学也都跃跃欲试,于是我示意这位同学坐下,请另外一位同学继续回答。那位同学站起来说:“难道你就那么相信晋国一定会分给你相应的好处吗?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晋国和你们秦国都是大国,如果晋国的实力因为吞并郑国而得到增强,那么万一它背信弃义,撕毁盟约来攻打秦国怎么办?这样一来你非但得不到你想要的好处,反而帮助了你的敌人,不是吗? ”我想了想,说:“这倒有些道理。但如果我在攻下郑国之后立刻向晋国要求分给我相应的好处的话,看到我的军队就在身边,晋国的国君也不至于敢随意敷衍我吧?”没等那位同学反应过来,下面就有同学抢着举手了:“你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个利益问题嘛!灭了郑国固然可能对你有好处,但是保全郑国难道就没有好处了吗?以后万一秦国和晋国发生矛盾的话,我们郑国就可以和秦国互相呼应,这样一来晋国还敢轻举妄动吗?即使我们联手灭了晋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

讨论至此,尽管学生们并没有看过课文,尽管他们的想法和反应也并没有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但课文中烛之武对秦伯的说辞的各个层次已经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这时候我说:“好,你们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要说服别人,是否只要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就行了?我们知道,烛之武是一个即将被吞并的弱国的大臣,而秦伯是当时一个强国的君主,考虑到双方的立场,我们是否能够把烛之武的言辞组织一下、润色一下,让秦伯更容易接受一些? ”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在思考,但是这个问题也许比较抽象不易回答,于是我换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烛之武,我还是秦伯,你见到我时一开始说什么比较好?”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郑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小,你如果要进攻我们的话我们一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我怒道:“你敢挑衅我?!明天就灭了你!”同学们哄堂大笑。又有一位同学很自信地站起来:“秦伯你的目光太狭隘了!你们灭了郑国、晋国……”没等他说完,我就大声说道:“你敢说我目光狭隘!拉出去砍头! ”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我继续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回答?”同学们沉默了很久,我于是提示道:“现在的情况是,我当然知道你来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已经动用兵力千里迢迢到了这里,郑国指日可灭。这一点你也完全清楚。而在前面的讨论中,你也已经知道怎样的分析思路能够打动我。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我此时的心理,能顺理成章地引出之后的分析呢?”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试答:“我们郑国很弱小,在秦国的军威之下当然是不堪一击的。但是……”

我说:“很好!这是一种以退为进式的开头。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有时候主动示弱坦陈自己面临的不利的客观情势也是谈判中很高明的技巧。这使得双方对问题的认知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进一步的分析。当然,谈判中的技巧很多,这只是其中一种。比如前面有同学一开始就指责秦伯目光狭隘,这其实也是一种以进为退式的策略,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比较大。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更多地留意一下人与人交流中的语言策略问题,这对大家以后的人际交往是大有好处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烛之武到底是怎么说的。”

这时候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烛之武的说辞和刚才的讨论惊人地相似: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退为进的示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进一步的以退为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

“邻之厚,君之薄也。”——灭亡郑国对秦国反而有害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保存郑国对秦国的好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以事实证明晋国是不可相信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国的野心进一步说明灭亡郑国对泰国的害处。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将选择权交回秦伯。

这时候快下课了,我就要求同学们课后结合课本的注释和字典的解释来理解这些语句,并在第二天的课上让同学们翻译这些语句,共同梳理文中的多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法现象。我发现,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不仅那天的作业做得特别好,连第二天上课时文言知识的讲授过程也变得容易很多。

如果这样的良好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话,我相信学生们无论是在文言知识的积累上还是在对人文传统的认识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这篇课文之后紧接着上初唐魏徵的骈文《谏太宗十思疏》时,我发现学生的兴趣又低沉了下去,任由我费尽口舌,学生学习时仍然显得相当沉闷消极。这不能不让我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或许对现在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文言文已经几乎等同于一门纯粹为了应付考试的外语;而文言文的教学,也似乎成了一种并不好玩的繁难的文字游戏。这当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令人相当困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方面,在文言知识的积累上,由于学生从小缺少文言诵读的环境,他们很难通过积累语感而使文言知识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从而导致文言知识的习得只能停留在教师讲授的层面,而无法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理解和归纳。另一方面,在文言篇章内容的理解上,也正是由于学生对文言文体的陌生与抵触,再加上现代日常生活的平庸单调,他们往往很难和古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一种呼应,而是觉得这些文章只是早已过时的古董,这就导致他们用消极的心态来对待文言文的学习,即使在理解文言文的人文内涵时,也很可能只满足于套用一些现成的条条框框,而不能产生切身的体悟。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当然是让学生从小就阅读、背诵大量的文言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使文言的知识体系内化为个人的思维习惯。这样就能使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超越现有的知识传授的模式,而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对已有思维习惯的归纳、整合与提升;并使学生在语言障碍较少的前提下对文言作品的人文内涵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实现与古人的心灵交流。然而这样的做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显然并没有太多的实现可能。但即便如此,我们能做的仍然很多。就上面所分析的两层问题来说,我们就可以从教材的编排与教师的讲授两方面分别着手,研究总结文言知识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两者各自的循序渐进的科学教学规律,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上得还算成功?说到底,并不是因为我上课水平高,而更多的是因为这篇文章符合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从人文精神的传递上说,这篇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一个通过口才而达到实际交流目的的实例,尽管它未必有非常深刻的人文内涵,却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占人的生活与今人的生活并非格格不入,今人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了解古人思想的兴趣;而从文言知识的讲授上说,这篇文章中的典故生动而不晦涩(如“东道主”的来历),知识点的体现丰富而不庞杂,学生有能力自己进行归纳,并将其消化吸收。

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整体而言,对文言文学习中文言知识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这两方面各自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的研究,似乎都不尽如人意。即以教材的编排而言,将《谏太宗十思疏》这样一篇对现在的高一学生而言显得枯涩无味的骈文紧接在《烛之武退秦师》之后讲授,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还打击了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顺带可以一提的是,这两篇课文所在模块的题目是“寻觅文言津梁”,该模块又分为“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两篇文言文。从标题来看,这个部分似乎的确有循序渐进的意思。然而我感到不解的是,就这三个标题选择教学文本时的标准是什么?同属于“因声求气”的《烛之武退秦师》和《谏太宗十思疏》有多少可比性?)又以苏教版高一第四册课本中的《滕王阁序》为例:从文言知识讲授的角度看,学习这篇文章对学生文言阅读水平的提高能有多少帮助?说得功利些,这篇文章中有多少实词、多少典故是高考需要掌握的?又有多少句子是能够按照高考要求逐词逐句对应翻译的?而从文学性上来讲,当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们一点一点极为费力地啃完《滕王阁序》这样一篇连很多中文系的大学生都无法轻松读完的、充满典故而又难以翻译的骈文之后,有多少教师还有自信唤起学生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兴趣?另一方面,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在看不到一片完整的天空的城市中长大的学生们,能有多少人曾经看过宏阔的“落霞”、明净的“秋水”,看过形单影只的“孤鹜”?而对学生解释一幅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甚至无法想象的画面的美感,又能有多少有效性?

语文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以下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170b90100clno.html

我曾经以《你来做做烛之武》为题在08年10月的《语文学习》上发表过一篇课堂记录,然而在反思这篇课堂记录时,觉得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方面仍不是非常透彻。因此在最近第二次上这篇课文时,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因有此录:

第二课时

师:我们在上一节课的讨论中已经可以发现,烛之武要说服秦君,可以有这么几条理由:第一,秦国帮助晋国灭了郑国的话,只会对晋国有好处,而对秦国无利。这条理由在那句话中体现?

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师:好,第二,如果不灭郑国,那么郑国今后能够为秦国提供战略上的帮助,这对秦国有利。这是原文中的哪句话?

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师:很好!第三,晋国是言而无信的,如果灭郑助长了晋国的势力的话,那么晋国的野心将会使其觊觎秦国,这反而会对秦国有害。这又是哪一句?

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师:不错!还有没有?

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师:很好!我们可以看到,烛之武就是用这么一番话来拯救了一个国家。可见语言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好,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烛之武与秦君交涉的场景,要注意: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语言往往能够反应出说话者的心态、同时也是为了抓住接受者的心态的。所以请同学们在准备的时候,注意体味一下,如果你是烛之武,你的口吻和神情应该是怎样的;如果你是秦君,你又希望听到的是怎样的说辞。好,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准备,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开始讨论,五分钟)

师:好,现在请两位同学上来为我们演示一下:

生1:你们秦、晋两国包围了我们郑国,我们已经快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对你有好处的话,那就来灭了我们吧。

生2:好,我来灭了你!

生1:(一愣,磕磕绊绊地)越过别国而把远地作为边邑,这是很困难的,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你如果不打我们,我们以后就可以招待你们的使节,这对你们也是有好处的。晋国很是贪婪,它曾经对你们秦国背信弃义,这你是知道的。它吞并郑国之后一定会要继续扩张它的土地,到时候就要来打你们秦国了。你就退兵吧!

生2:哦,我就退兵吧!

(台下学生大笑)

师:大家说,她们表演得好不好?能打几分?

(学生纷纷说,90分!100分!)

师:我觉得只能打80分。为什么呢?我怎么觉得这个烛之武说话的神态比秦君还“牛”啊?好像反而是烛之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呢!(学生大笑)好,我们再换一组同学:

生3:(谦卑地)秦公,您和晋国联合包围了我们,我们已经知道肯定快要灭亡了。但是我冒昧地向您提出,您灭亡了郑国的话,恐怕……对您没什么好处。

生4:哦?说说看?

生3:您知道,秦国和郑国并不接壤,如果您灭掉了郑国的话,如果要获得郑国的土地,您知道,那是相当相当困难的。那么,岂不是白白让晋国增加土地吗?

(台下同学笑)

生4:嗯,有道理……

生3:而如果不灭了郑国呢?我们可以为您的使节提供往来的方便,这对您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另一方面,晋国那可是很贪婪的国家啊!它曾经不守信义地赖掉了允诺给秦国的土地,如果再灭郑来增加它的土地的话,它是否会更进一步地提出对秦国的领土要求呢?难道您愿意这么做吗?您还是退兵吧!

生4:不错,我还是退兵吧!

师:好,大家看,这一组同学能够得多少分?

(学生纷纷说,100分!)

师:我看,还是只能打90分。

(学生有些疑惑的表情)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一组同学在对语言交际的把握方面,要比前一组同学感觉好很多。虽然在内容上多加了一些自己的阐释,但是反而要比前一组同学的逐句翻译好些。而且从表演的神态上讲,那种既谦卑又不自卑的神情同学也是抓得相当准的。我们要知道,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写在纸上的语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定要细心体味语言背后的心态。这种心态包括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心理活动的揣摩,也包括说话者本身说话的神态等等。但是为什么我只打他们90分呢?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两句关键的话被漏掉了。是哪两句?

(学生纷纷插嘴:“邻之厚,君之薄也”。)

师:不错,这一句确实通过对比来使秦君更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形势。还有一句呢?

生:“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好,我现在请一位同学站起来,由你来当一下秦君,我来当一下烛之武。

(一位学生站起)

师:事情已经很明白了,您还是退兵吧!

(学生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师:我再换种说法:侵损秦国而对晋国有利——您再考虑考虑?哪种说法你更容易接受?

生:后一种。

(台下同学也纷纷点头)

师:为什么呢?是不是大家觉得后一句话更加婉转一些,不显得太“冲”?(学生们点头)所以我们说,一句话不仅要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有时候更要看它怎么说。现在我请同学们再从文章中选出一段对话来为我们演绎一下。仍然要注意:从对话当中可以看出双方各自怎样的心态?好,确定角色之后开始小组讨论!

(学生开始讨论,五分钟)

师:好,现在我们请这一组同学上来表演。哦,上来三位同学,看来是要表演佚之狐、烛之武和郑君的这一段咯!

(生5扮演佚之狐,并且手里拿着一把用纸折成的扇子。生6坐在讲桌前的椅子上演郑伯,生7在讲台的另一头扮演烛之武。)

生5:(一边摇着扇子,一边上,声音洪亮)如今天下大事非常紧张,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我看您还是用用烛之武吧,让他去见秦君,敌军肯定会退去。

生6:(不住点头)我信你的,那就用用烛之武吧。麻烦你请他到这里来。

生5:(高声喊道)烛之武,快些过来。

生7:(高声答道)是。

生6:现在国家危难,需要你出力帮忙呀!

生7:我年青时,就不受你的赏识,现在,我年纪大了,没有用了。

生6:以前没重用你,那是我的不对,现在很危急,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为了国家,你就去一趟吧,求你了。

烛之武:好吧,看你的面子,我就去一趟。

(表演的过程中台下同学不时大笑)

师:很好!这几位同学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表演这一段场景,很自然生动!但是我仍然只能给他们打90分。大家觉得为什么?

(学生们纷纷议论)

师:还是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他们的台词和原文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生:原文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而他们改成了“我年青时就不受你的赏识”。

师:哦,那么这样改好不好?我还是请同学来分辨一下这两种感觉。来,请这位同学做一下郑君,我来做一下烛之武。我现在对你说,“我年轻时候就不如别人”,你听了之后是什么感觉?我再说,“我年轻时候你就不赏识我”,你听了之后又是什么感觉?

生:后一句让人感觉听起来很不舒服,很不礼貌。

师:有些刺耳是吧?似乎抱怨的意味太明显直接了些,对于郑君来说显然是不够礼貌的。而说“我年轻时候就不如别人”呢,就显得含蓄了很多,是不是?(学生点头)所以我们说,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使用,必须要体察语言背后的心态,说话者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样说话对于他想达到的目的来说有怎样的作用?好,我们再回想一下,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中还有什么地方是和原文有出入的?

生:好像没有说到“子亦有不利焉”。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对你也是有不利的。

师:那么郑君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这句话听起来让人有什么感觉?

生:好像有些威胁的口气。

师:威胁?好像是有一些。但是郑君说的是“你不去我就要对你不客气”,所以对你来说不去是“不利”的吗?这里的威胁的味道似乎并不是很浓。有没有其他的解释?

(学生一时沉默)

师:我们看,在同学们的表演中,烛之武为什么最终会答应郑君去见秦君呢?

(学生纷纷插嘴:“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为了国家”)

师:好,如果烛之武一直得不到郑君重用,他为什么要给郑君这个面子呢?同样,对于郑君来说,他是否一定能够用国家利益来打动烛之武?(学生摇头)而在这种情况下,说“子亦有不利焉”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从烛之武自身的利益出发,更容易打动烛之武。

师:很好!怎样的语言才能够更容易地打动别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又可以注意到,在郑君请求烛之武去见秦君时,郑君首先说的并不是“郑国灭亡对你没有好处”,而是什么?

生:“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师:这句话刚才同学们在表演时解释得相当准确:“我不能及早地任用你,现在事态紧急了再来找你,这是我的错。”那么这句话又有什么用意?

生: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师:不错,这和上节课我们所分析的烛之武去说服秦君时所说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样,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言说策略。这种策略显然是更容易说服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对如何在交际中使用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归结到一点,也就是必须要通过语言来把握语言背后的心态。言说者是怎样的心态,接受者又会产生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语言能够更容易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仔细捉摸的。

反思:就这个课堂实录而言,我自认为比起以前的上法来是有所突破的。就以前的上法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口语和思维的训练,而课文本身则与学生的思考缺乏有机的结合。在这一次的上课中,学生的表演立足于对课文的理解,而表演之后的评价也以是否与课文中的语言有出入为旨归。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中语言的体会无疑是更加深入的。但是,问题仍然很多。正如孙老师所指出的那样,在很多环节上我没有及时抓住学生表演中明显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只有当教师把文本弄得通透的时候,不论学生这个主体在文本里钻到哪一条死胡同里去,你都可以把他给领出来。”也就是说,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仍然有值得深入的地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结合字词落实和思维训练的关系,也是值得我更进一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