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粹网 > 成语 > 正文

​风雨的成语

2023-06-22 13:49 来源:词粹网 点击:

风雨的成语

风雨的成语

视频加载中...

【成语名字】: 栉风沐雨

【成语拼音】: zhì fēng mù yǔ

【成语释义】: 栉: 梳头发;沐:洗头发。借风梳头,借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避。

【成语出处】:

昔者禹之淹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战国·庄周《庄子·天下》)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栉风沐雨”。

【成语用法】: 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风餐露宿、露宿风餐、披星戴月

【反义词】: 无

【成语造句】:

1、勘探工作者冒严寒,顶酷暑,栉风沐雨,探寻出一个又一个宝藏。

2、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于是才有了那沁人的清香啊!

3、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儿女成长的靠山,一直坚强地,默默地挺立,栉风沐雨,无怨无悔,令人叹服,令人敬畏。

4、泰山,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生栉风沐雨,默默阅尽人间春秋。

【成语故事】:

远古时期,天地苍茫,宇宙荒芜,原始先民饱受海浸水淹的痛苦。尧掌管天下后,派遣大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便逢洪筑坝,遇水建堤,一直采取堵塞洪水的办法来治理洪水,结果导致洪水泛滥的状况愈加严重。舜接替尧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多次到各处去巡视治水状况,然而洪水泛滥的局面始终没有任何改变,于是,舜将治洪不力的鲧予以治罪,并派遣鲧的儿子禹接着治水。

大禹来到洪水泛滥的地区以后,并没有马上动手治理洪水,而是对各地灾情进行认真研究。他发现以前治水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是因为自己的父辈一直采用堵塞洪水的办法。结果堵得越久,洪水泛滥的程度就越严重,所以他决定改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确定了治水方案之后,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等工具开始治水。他根据山川河流的位置重新设计水道,决定开山劈石,以便让洪水由小河流入大河,最后再流进大海,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了。

但是治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大禹生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再加上连年遭受洪灾,生活更加困苦。大禹要开山劈石,掘渠引洪,那劳动的艰苦,真是难以言说。为了治水,人们用坏了一件又一件工具,磨坏了一身又一身衣服,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风餐露宿,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劳动。尤其是大禹,他起早贪黑,亲自掘土背筐。他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趾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大禹没有时间注意这些,他心里想的只有治水,根本就顾不上仪表风范和身体病情。下场雨他就借机洗洗头发,刮阵风他就当老天来给他梳了梳头发。他为了治水终日奔走,但是却从来没有抱怨过。

通过努力,大禹终于带领百姓疏通了河道,洪水再也不能为害作乱,全都乖乖地流到大海中去了。

【成语寓意】:

大禹“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奔波,为大国而忘小家,终于治水成功,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要汲取这种奉献精神,学习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意志,发奋工作,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国梦。

【成语接龙】:

1、

栉风沐雨→雨凑云集→集矢之的→的一确二→二话不说→说来话长→长虑却顾→顾小失大→大树将军→军令如山→山重水复→复蹈前辙→辙乱旗靡→靡所适从→从宽发落→落地生根→根结盘固→固若金汤→汤烧火热→热肠古道→道山学海→海底捞针→针芥之合→合眼摸象→

2、

栉风沐雨→雨恨云愁→愁眉啼妆→妆聋做哑→哑然失笑→笑不可支→支支梧梧→梧凤之鸣→鸣金收兵→兵荒马乱→乱作一团→团花簇锦→锦团花簇→簇锦团花→花烛洞房→房谋杜断→断袖之宠→宠辱若惊→惊世骇俗→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