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粹网 > 成语 > 正文

​仙字成语

2023-06-22 15:52 来源:词粹网 点击:

仙字成语

仙字成语

【成语】仙风道骨 

【释义】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出处】唐·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剑南道绵州昌隆的清廉乡,一个五岁的孩子在他父亲的指点下,开始发蒙读书。这孩童的母亲在怀他时曾梦见长庚星,所以他一来到世间,父亲李客就给他取了一个简单而明亮的名字:李白。小李白天资聪慧,他认字快,读书也快,几乎能达到过目成诵的地步。十岁时,他已读遍诸子百家,并逐渐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十三四岁时,便可出口成章。在读书之余,李白不安分的一面就表现了出来,他喜欢四处游玩,特别喜欢到离家不远的那座匡山上去。在李白十五岁时,父亲就开始让他在匡山脚下的大明寺里读书学习。

匡山环境清幽,李白在这里不仅系统地读了《诗经》、《楚辞》和“乐府”诗歌,还常常在美景面前诗兴大发,创作了大量诗赋。李白也喜欢跟寺里的道士学习剑术,似乎他骨头里就有侠客的成分,他学起剑来总是得心应手,进步神速,以至连教他的道士也常常自叹不如。

李白在吟诗和练剑时,脑中总会生发出一些奇幻的想象,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救世者,是一个世外高人,一个随时可以展翅高飞的大鹏鸟。十七岁那年,听说匡山深处住着一位年已过百的老道士,于是他就翻山越岭去找那个叫“戴天观”的地方,最后没有找到,他很是失望:“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一日,李白突然发现寺里新来了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道士,小道士眉清目秀,很是健谈,李白就主动和他接近。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小道士姓元,名宗林,号丹丘,他说他认识那个名叫司马承祯的道士高人。元丹丘跟李白说了很多外面的奇闻,李白听了,心动了,他有了离家远游的强烈冲动。

十八岁,李白开始行动。他第一站去了梓州,在那里他遇见了隐士赵蕤,并拜其为师,学习剑术、道术和《长短经》。在读书学剑之余,李白还顺便跟赵蕤学了点驯鸟之术。二十岁那一年,李白离家乡,来到成都。春天,他见到了来此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的许国公苏頲,通过交流,苏頲对李白赞赏有加,鼓励他继续深造。

赵蕤的教导和苏頲的鼓励,使李白信心大增,在登游峨眉山后,李白又到了渝州,并带着诗作去拜见渝州太守李邕。令李白万万没想到的是,李邕竟然对他的诗作一点也不感冒。初次受到冷遇的李白一气之下就写了一首《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小看我李白?轻我年少?我是待飞的大鹏鸟你知道吗?哼!这年冬天,李白又回到自己家乡,一赌气又在匡山闭关“修炼”三年。

等到二十四岁那一年,李白做出了“仗剑辞国,辞亲远游”的决定,他要出蜀了。他口吟《别匡山》,唱着《峨眉山月歌》,乘船而下,一路向东,出了巴东,来到了古老神秘的荆楚之地。在江陵,李白意外地碰到了好友元丹丘,元丹丘告诉他一个好消息:那个资深老道司马承祯这几日就在江陵。天降机缘,岂能错过。李白立即动身去寻找司马承祯的住处,最终有了这次具有非凡意义的会面。

李白见到司马承祯,自然是十分喜悦和激动。司马承祯看见到访的这个年轻人仪表出众,谈吐不俗,禁不住发出如此赞叹:“仙风道骨,可神游八极之表”。两人相谈甚欢,彼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司马承祯离开江陵后,李白回想相见情景,越想越觉得司马承祯就像那个《神异经》中的“希有鸟”,而自己就是“大鹏鸟”,兴奋之余,灵感顿来,他拿起笔铺开纸,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一挥而就。

于是,在后人的心中,“仙风道骨”就成了大诗人李白的标志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