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粹网 > 范文 > 正文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注释(师旷论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2023-07-01 10:29 来源:词粹网 点击: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注释(师旷论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小古文解读(五十二)

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image.png

汉画像砖:师旷论学

【解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语篇: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此是杂史轶事集。首句构建了整个语篇语境,时素:春秋晋平公在位时(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人物:晋平公,师旷(见前置)。至于场所,按史书惯例,多于宫廷之中。春秋时,即便宫廷之中,尚无座椅,君臣均正坐(跪坐,见前置)。问话是整篇对话之初始,是对话驱动因素,“问于师旷”中的“于”,在此语境中为介词,引进行为“问”的对象“师旷”,相当于“对于”。问对,是对话的一种以提问开始的形式。“吾”文言中常用于自称,较“我”在语气上更谦卑。古代年龄到七十称为古稀。至于学什么,文中并没有交待,不过师旷是乐师,同时也是道家人物,晋王所问之事不会超出两者范畴。且晋平公到晚年时荒芜政事(“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为后世三家分晋埋下祸根。

“暮”本义太阳落山之时,在文中语境下(吾年七十),压制为衰老,人的衰老隐喻为落日,落日后便为永夜(死亡)。“恐”做疑惑讲。】

【前置1:晋平公,春秋晋国国君姬彪之谥号,史料中称呼历史人物,多用其谥号,为什么用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此处的谥号“平”在《逸周书·谥法解》中有:“治而无眚过错曰平。无灾罪也。”】

【前置2:师旷,字子野,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博学多才,尤精音乐,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前置3:正坐(跪坐),即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语篇:对话的形式是语轮,说话者和听话者角色轮流变换。此处用反问句进行回答,表强烈的肯定(带有轻蔑意,这种常识都不知道吗?)。师旷故意用“暮”的本义“落日”,延续晋平公隐喻中的源域进行发挥,落日后天色灰暗,按常理当燃烛照明。这是一个语义陷阱,若不能透彻靶域,则很容易误解为嘲讽之语。不过师旷正是想通过这种效果——引起听者晋平公情绪的起伏——从而达到最终说服的效果】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语篇:进入第二语轮。晋平公果然掉入圈套,情绪开始激动,用反问句来倾泻自己的情绪。“安”置首标示疑问“哪里”,通过反问来叱责师旷不尊礼仪,不顾身份戏弄国君。“盲臣”师旷眼盲(据说曾为学乐自刺盲眼),师旷首先否认了戏君之说,同样应用的反问句,以达到同样强烈的否定。然后用“闻之”引入常理,将三个时期的学习隐喻为三个阶段的光线(早中晚),而晚则是 “如炳烛之明”,上个语轮中的“炳烛”其实是“如炳烛之明”。通过具体完整的表述,帮助晋平公重新理解自己的本义。“孰与昧行乎?”中“孰”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比较炳烛照明与摸黑走路哪个更好】

平公曰:“善哉!”

【语篇:“善哉!”赞美之词。即“好啊”。显然理解师旷之意后,晋平公对自己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