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粹网 > 范文 > 正文

​《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2023-06-03 01:20 来源:词粹网 点击:

《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image.png

《《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和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死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充。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候。”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阁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

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于尚幼。于是业绝,权造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三国志·吴范传》

译文: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因其擅长风水卜卦而在郡中出名。被举荐为有道之士,要去京城,而由于世道很乱所以没有成行。刚好孙权在东南崛起,吴范就归附孙权了,每当有灾祸或者祥瑞时,吴范就可以占卜出。他的占卜很多应验了,于是因此而名声大振。

一开始,孙权还是将军的时候,吴范曾对他说:江南有王者之气,亥子(天干地支,古历纪年法)的时候会有大好事。孙权说如果果然如你所言,就封你为侯。等到孙权自立为吴王时,吴范当时侍奉宴席,说:当初在吴时,曾说了这件事,大王还记得么?孙权说:有这事于是叫来左右臣子,把侯绶戴在吴范身上,吴范忖度到孙权不想履行当时的诺言,就用手推开不接受。等到之后论功行赏时,封吴范为都亭侯,可诏书正要出来时,孙权对他喜欢评论自己这事很生气,就削除了他的名字

吴范为人刚直,喜欢夸耀自己,但和那些朋友亲人的交往都有始有终。平素和魏滕在一个县里,两人关系很好。魏滕曾犯罪,孙权很生气,责骂得很厉害,有敢进谏求情的就死。吴范对魏滕说,我要和你一起死魏滕说死了也没有一处,何必要死呢?吴范说,怎么能因为考虑这个就让你去死呢?于是剃了光头把自己绑起到孙权门前叫铃下去通知、、告诉孙权铃下不敢,说我要是说了肯定会死,不敢说吴范说你有儿子不?铃下说有吴范说假如你因为我这件事而死了,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铃下说好吧于是进去,还没说完,孙权大怒,想用戟投死他。犹豫了一下走出来,吴范就突然进去,磕头磕到流血,话和要累一起出来。过了好久,孙权放开他,于是就赦免了魏滕。魏滕见到吴范感谢道:父母能生我养我,却不能让我免于死罪,男儿的相知,像你这样的就够了,还要那么多干嘛!

《三国志·吴范传》

2、《南史·孔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南史·孔范传》原文及翻译南史

原文:

孔范字法言,会稽山阴人也。父岱,历职清显。范少好学,博涉书史。陈太建中,位宣惠江夏王长史。后主即位,为都官尚书,与江总等,并为狎客。范容止都雅,文章赡丽,又善五言诗,尤见亲爱。后主性愚狠,恶闻过失,每有恶事,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时孔贵人绝爱幸,范与孔氏结为兄妹,宠遇优渥,言听计从。朝廷公卿咸畏范,范因骄矜,以为文武才能举朝莫及。从容白后主曰:“外间诸将,起自行伍,匹夫敌耳。深见远虑,岂其所知。”后主以问施文庆,文庆畏范,益以为然。自是将帅微有过失,即夺其兵,分配文吏。

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文庆沮坏之,后主未决。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自恨位卑,虏若能来,定作太尉公矣。”或妄言北军马死,范曰:“此是我马,何因死去。”后主笑以为然,故不深备。

寻而隋将贺若弼陷南徐州,执城主庄元始,韩擒虎陷南豫州,败水军都督高文泰。范与中领军鲁广达顿于白塔寺。后主多出金帛,募人立功,范素于武士不接,莫有至者,唯负贩轻薄多从之,高丽、百济、昆仑诸夷并受督。时任蛮奴请不战,而己度江攻其大军。又司马消难言于后主曰:“弼若登高举烽与韩擒虎相应鼓声交震人情必离请急遣兵北据蒋山南断淮水质其妻子重其赏赐。陛下以精兵万人,守城莫出。不过十日,食尽,二将之头可致阙下。”范冀欲立功,志在于战,乃曰:“司马消难狼子野心,任蛮奴淮南伧士,语并不可信。”事遂不行。

隋军既逼,蛮奴又欲为持久计,范又奏:“请作一决,当为官勒石燕然。”后主从之。明日,范以其徒居中,以抗隋师,未阵而北,范脱身遁免。寻与后主俱入长安。

初,晋王广所戮陈五佞人,范与散骑常侍王瑳、王仪、御史中丞沈瓘,过恶未彰,故免。及至长安,事并露。隋文帝以其奸佞谄惑,并暴其过恶,名为四罪人,流之远裔,以谢吴、越之人。

(节选自《南史·孔范传》)

译文:

孔范字法言,会稽山阴人。父亲孔岱,历任清雅显要之职。孔范从小好学,博览史籍。陈太建年间,任宣惠将军江夏王长史。陈后主即位后,作都官尚书,和江总等人都是后主的陪权贵游乐的人。孔范仪表出众,举止高雅,文章丰沛华丽,又善作五言诗,尤其被后主宠爱。后主生性愚笨狠毒,不愿别人说自己的过失。每做什么坏事,孔范必定为他曲意文饰,称扬赞美。当时孔贵人很受宠爱,孔范与她结为兄妹,因而宠幸恩遇更加优厚,后主对他言听计从。朝廷公卿都怕他,他因此便骄矜自大,认为他的文武才能整个朝廷无人能比得上。孔范从容地对后主说:“外面诸将领出身行伍,只不过匹夫之勇。深谋远虑之事,他们怎么能懂。”后主拿这话问施文庆,文庆怕孔范,便曲意附和,后主更认为孔范说的对。从此将帅只要小有过失,就夺去兵权,分派他们去做文吏。

隋军将要渡江,群臣请后主设置防御,施文庆从中阻挠,后主因此迟疑未决。孔范上奏说;“长江天堑,自古隔断南北,敌寇岂能飞渡?都是边将想立功,谎报军情紧急。我自恨职位低下,敌寇如果能来,我一定能立功作太尉公了。”有人瞎传说北军的马死了,孔范却说:“它们是我们的马,为什么死了呢。”后主笑了,认为他说得好,因此并不认真防备。

不久隋将贺若弼攻陷南徐州,俘获守将庄元始。韩擒虎攻陷南豫州,打败水军都督高文泰。孔范与中领军鲁广达屯兵白塔寺。后主拿出许多金银丝绸,招募人去立功,孔范平时不与武人交往,所以没有人肯来,只有不少商贩和轻薄子弟来跟随他,高丽、百济、昆仑等外国军队受他指挥。当时任蛮奴请求不要出战,而由自己率兵渡江攻击隋大军侧后。又有司马消难对后主说:“贺若弼如果登高点起烽火,与韩擒虎相互呼应,鼓声连成一片,人心必然溃散。请赶紧调兵北面占据蒋山,南面截断淮水,扣留出战将士的妻儿作人质,多给他们赏赐。陛下带精兵万人,坚守城中不要出战。不超过十天,隋军粮尽,贺若弼、韩擒虎的人头便可献进宫内。”孔范想立功,决意出战,就对后主说:“司马消难狼子野心,任蛮奴是淮南粗鄙之人,他们的话都不可信。”他们的建议便都未能实行。

隋军逼近以后,蛮奴又想作持久战,孔范又上奏说:“请速决一战,我要像窦宪破匈奴那样为皇上建功立业。”后主听从了他。第二天,孔范带着招募来的那帮人居于队伍中间,去迎击隋军,还未布阵便都逃跑了,孔范脱身而逃免于被俘。不久国亡,和后主作为俘虏被带到长安。

当初,晋王杨广杀了陈朝五个奸佞之人,而孔范与散骑常侍王王差、王仪、御史中丞沈瓘罪恶没被揭露,因此幸免。等到长安后,他们所作坏事败露,隋文帝因他们奸佞谄媚,欺惑君主,全部公布他们的罪恶,称为“四罪人”,流放到边远地区,来向吴、越之人谢罪。

《南史·孔范传》

3、《三国志·吴书·滕胤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吴书·滕胤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①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也,伯父耽,父胄。孙权为车骑将军,拜耽右司马,以宽厚称,早卒,无嗣。胄善属文权待以宾礼军国书疏常令损益润色之亦不幸短命权为吴王追录旧恩封胤都亭侯少有节操美容仪弱冠尚公主。年三十,起家为丹杨太守,徙吴郡、会稽,所在见称。

②太元元年,权寝疾,诣都,留为太常,与诸葛恪等俱受遗诏辅政。

③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①之讬,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案甲息师,观隙而动。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恪不听,以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胤白日接宾客,夜省文书,或通晓不寐。

④权临薨,孙峻受遗辅政,领武卫将军,故典宿卫,封都乡侯。既诛诸葛恪,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②,进封富春侯。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辞位,峻曰:“鲧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峻、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包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⑤峻欲城广陵,朝臣知其不可城,而畏之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不从,而功竟不就。

⑥其明年,峻死,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代知朝政。骠骑将军吕据③闻之大怒,与诸督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綝更以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据引兵还,使人报胤,欲共废綝。綝闻之,遣从兄虑将兵逆据于江都,使将合众击据,遣侍中左将军华融告胤取据,并喻胤宜速去意。胤自以祸反,胤颜色不变,谈笑若常。或劝胤引兵至苍龙门④,将士见公出,必皆委綝就公。时夜已半,胤恃与据期,乃约令部典,说吕侯以在近道,故皆为胤尽死,无离散者。时大风,比晓,据不至。綝兵大会,遂杀胤及鉴士数十人,夷胤三族。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卷六十四》)

(注)①伊、霍:夏朝开国元勋伊尹和西汉中兴功臣霍光两人的并称。②假节:汉末时对掌军政的大员假以符节,使之有诛杀特权。③吕据:与滕胤为连襟关系。④苍龙门:指皇宫。

译文: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县人。他的伯父是滕耽,父亲是滕胄。孙权为车骑将军时,任命滕耽为右司马,滕耽以宽仁厚道而著称,去世早,没有后人。滕胄善于写文章,孙权以宾客之礼待他,军事、国家的文书,常常让他修改润色,也不幸短命。孙权为吴王,追忆过去恩义,封滕胤都亭侯。滕胤从小就有志节操守,容仪俊美。成年后娶公主为妻。年三十,开始出任丹杨太守,转任吴郡、会稽太守,所到之处都受到赞赏。

太元元年(251),孙权重病卧床,滕胤回到京都,留下为太常,与诸葛恪一起受遗诏辅政。

诸葛恪准备率领全部军队攻打魏国,滕胤劝谏他说:“您在先王去世新君继位时,接受了伊尹、霍光一样的重托,入则安定本国朝政,出则摧毁强大外敌,名声传扬全国,天下无不震动,百姓的心愿,期望得以依赖您而安宁。如今在大兴劳役之后,兴师出征,百姓疲惫、国力亏虚,远方国家的君主有所防备,如果攻城而不能克,野战而无所获,这就会丧失以前的功绩而招致以后的责备。不如按兵息师,伺机而行。况且出兵作战是重大事情,此事要靠大众才能成功,众人如果不高兴,您岂得独自安心?”诸葛恪不听滕胤的劝告,任命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务。滕胤白天接待宾客,夜间批阅文件,有时通宵不眠。

孙权临去世前,孙峻受遗诏辅朝政,兼任武卫将军,此职按例主管宿卫军,封爵都乡侯。诸葛恪被诛杀后,孙峻被升为丞相大将军,督管朝廷内外各项军务、假节,晋封为富春侯。滕胤因是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竦的岳父而辞职,孙峻说:“鲧和禹罪过不相连累,滕侯您这是何必呢?”孙峻、滕胤内心虽相互不融洽合意,但外表上都相互包容,孙峻晋封滕胤的爵位为高密侯,仍像以前一样共事。

孙峻打算修筑广陵城,朝中大臣们明白那里无法修城,但都惧怕孙峻,故无人敢讲。只有滕胤劝谏他,孙峻不听,而此项工程最终未能完成。

第二年,孙峻去世,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兼管朝廷内外各项军务,接替孙峻主持朝政。吕据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恐惧,与众部督将领联名,共上表举荐滕胤为丞相,孙綝改滕胤为大司马,接替吕岱驻守武昌。吕据领兵返回,派人报知滕胤,想一道废黜孙綝。孙綝听到这一消息,派遣堂兄孙虑领兵在江都迎击吕据,派宫中使者去命令文钦、刘纂、唐咨等联合部队进击吕据,派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告诉滕胤攻取吕据,并有劝喻滕胤应速往之意。滕胤自认为祸患涉及到自己,神色不变,谈笑如常。有人劝滕胤领兵前往苍龙门,将士们看到滕公出来,一定都离开孙綝来归附滕公。当时已是半夜,滕胤仗着与吕据有约,又难于发动军队开进宫门,于是命令约束部下,说吕侯已在很近的路上,故此他的部下都能为他拼死,无人逃离。当时正刮大风,将近拂晓,吕据未到。孙綝的军队已大规模会集,于是杀滕胤和他的几十个将士,夷灭滕胤三族。

《三国志·吴书·滕胤传》

4、《三国志·吕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吕范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于太妃前。后从策攻破庐江,还俱东渡,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小丹杨、湖孰,领湖孰相。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是时下邳陈瑪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别遗范与徐逸攻瑀于海西,枭其大将陈牧。又从攻祖郎于陵阳。策薨,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

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权讨关羽,过范馆。谓日:“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于洞口。迁前将军,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修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勤事奉法,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薄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遗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选自《三国志》)

译文:

吕范,字子衡,汝南郡细阳人。他年轻时为县吏,颇有姿容相貌。后来吕范避战乱到寿春,孙策见到他觉得他非同常人,吕范于是自动亲近孙策,带领自家的一百门客归附孙策。当时孙策母亲吴太妃在江都,孙策派遣吕范前往迎接。徐州牧陶谦认为吕范为袁术侦察,暗示县令拷打吕范,吕范亲信中的勇士们将吕范抢了回去。当时只有吕范与孙河常跟随在孙策身边,艰辛跋涉,不避危难,孙策也将他作亲人相待,常常领他进入后堂,在吴太妃跟前宴饮。吕范后来跟随孙策攻破庐江,回师一道东渡长江,前至横江、当利,打败张英、于麋,又顺流而下攻取小丹杨、湖孰,吕范兼任湖孰相。后来吕范兼任宛陵县县令,讨伐击败丹杨贼寇,还军吴郡,被升为都督。这时下邳人陈璃自称为吴郡太守,住在海西,与地方豪强严白虎勾结。孙策亲自率军去征讨严白虎,另外派遣吕范与徐逸到海西攻打陈璃,斩杀他的大将陈牧。吕范又跟随孙策在陵阳攻打祖郎。孙策去世,吕范到吴郡奔喪。后来孙权再征战江夏,吕范与张昭留守吴郡。曹操进兵到赤壁,吕范与周瑜等共拒曹操并将他击败,吕范被升为禅将军,兼任彭泽太守。

刘备到京城会见孙权,吕范私地请求孙权扣留刘备。孙权征讨关羽,路过吕范官署。对他说“过去早听你的话,现在就不要这样劳苦了。今日我要前去攻打他(关羽),你为我守好建业。”孙权大败关羽后回师,建都武昌,升任吕范为建威将军,治理建业,督领扶州以下至海边地区,转调溧阳、怀安、宁国为封地。曹休、张辽、臧霸等前来讨伐,吕范督率徐盛、全琮、孙韶等部兵马,在洞口以水师抵御曹休等人。吕范升为前将军,改封南昌侯。当时遭遇大风,船上兵卒溺水死者数千,吕范撤军,任扬州牧。

吕范生性喜好威严仪表,州里人如陆逊、全琮以及贵族公子,都对他尊爱恭敬虔诫严肃,不敢轻佻随便。吕范勤勉公事、遵奉法纪,起初孙策让吕范负責财务账目,孙权当时年纪还轻,私下里有求于吕范,吕范必定向孙策禀报,不敢擅自答应孙权的要求,当时他就因此受到怨恨。孙权任阳美县县长时,曾私用钱财,孙策有时要核查,功曹周谷动辄就将孙权的花销记在另外的账本.上,使孙权不受谴责追问。孙权当时很喜欢周谷,及至后来他统掌国事时,因为吕范忠诚,很信任他,而因为周谷善于欺瞒上司更换账本,撤职不用。黄武七年,吕范被升任为大司马,印绶尚未授给,他便生病去世。孙权身着丧服表示哀悼,派使者追授印章绶带。等到还都建业,孙权路过吕范墓前痛喊:“子衡!”孙权边喊边流泪,用牛、羊、猪三牲来祭祀吕范。

《三国志·吕范传》

5、《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①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②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③后关羽讨樊,稍撤备兵。蒙遂到南郡,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译文: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少年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多次讨伐山越族。吕蒙十五六岁时私自跟随邓当去攻击敌军。当时邓当部下一个官吏认为吕蒙年纪小而轻视他,说:“那小子有什么能耐?这是想拿肉来喂老虎而已”。后来有一天与吕蒙相见时又侮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出刀就杀了那个小吏,然后逃走。后来通过校尉袁雄去自行投案,袁雄趁机替他说情,孙策召见了他,觉得他非同寻常,就接纳他并安置在自己身边。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举荐吕蒙代替邓当,任命为别部司马。孙权主事时,考虑到一些小将兵员少而费用不足,要合并他们。吕蒙暗中借了一笔钱,为士兵们做了大红色的衣服和护具,等到检阅的那天,吕蒙的部队队列整齐威武,孙权见了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吕蒙增补了兵员。吕蒙跟随孙权征讨黄祖,黄祖命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迎战。吕蒙率领前锋亲自将陈就斩首,将士们乘胜进攻黄祖的城池。黄祖听说陈就被杀了,就弃城逃跑,兵士们追击并捉到了他。孙权说:“这次战事的成功,是由于先斩获了陈就。”于是晋升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赏赐一千万。当时吕蒙的军营与成当、宋定、徐顾的军营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之后,子弟幼弱,孙权想把他们的军队全部合并给吕蒙。吕蒙坚决推辞,并上书说,徐顾等将军都为国家的事情辛勤操劳,他们的子弟虽然还小,但不能废弃。吕蒙三次上书,孙权才答应了。于是吕蒙又给这三位将军的子弟选择老师来辅导教育他们。他为人操心办事大都是这样。

后来关羽征讨魏国的樊城,逐渐撤掉南郡的守兵。吕蒙于是便来到南郡,进占了江陵城,俘获了关羽和其他将士的全部家眷,都对他们进行了安抚慰问,下令军中不得干扰冒犯百姓,不能索要任何财物。吕蒙部下一个兵士,是汝南人,拿了居民家一个斗笠,用来覆盖铠甲,铠甲虽然是公物,吕蒙还是认为他犯了军令,不能够以同乡的关系而废除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他。于是军中震惊,道路上有什么丢弃的东西,都没人敢捡取。吕蒙早晚让亲近的将士慰问抚恤老人,问他们缺少什么,生病的看病给药,挨饿受冻的送衣送粮。把项羽府内所藏的财物都封闭起来等待孙权到了之后处理。荆州便平定下来。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6、《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和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死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充。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候。”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阁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

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于尚幼。于是业绝,权造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三国志·吴范传》

译文: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因其擅长风水卜卦而在郡中出名。被举荐为有道之士,要去京城,而由于世道很乱所以没有成行。刚好孙权在东南崛起,吴范就归附孙权了,每当有灾祸或者祥瑞时,吴范就可以占卜出。他的占卜很多应验了,于是因此而名声大振。

一开始,孙权还是将军的时候,吴范曾对他说:江南有王者之气,亥子(天干地支,古历纪年法)的时候会有大好事。孙权说如果果然如你所言,就封你为侯。等到孙权自立为吴王时,吴范当时侍奉宴席,说:当初在吴时,曾说了这件事,大王还记得么?孙权说:有这事于是叫来左右臣子,把侯绶戴在吴范身上,吴范忖度到孙权不想履行当时的诺言,就用手推开不接受。等到之后论功行赏时,封吴范为都亭侯,可诏书正要出来时,孙权对他喜欢评论自己这事很生气,就削除了他的名字

吴范为人刚直,喜欢夸耀自己,但和那些朋友亲人的交往都有始有终。平素和魏滕在一个县里,两人关系很好。魏滕曾犯罪,孙权很生气,责骂得很厉害,有敢进谏求情的就死。吴范对魏滕说,我要和你一起死魏滕说死了也没有一处,何必要死呢?吴范说,怎么能因为考虑这个就让你去死呢?于是剃了光头把自己绑起到孙权门前叫铃下去通知、、告诉孙权铃下不敢,说我要是说了肯定会死,不敢说吴范说你有儿子不?铃下说有吴范说假如你因为我这件事而死了,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铃下说好吧于是进去,还没说完,孙权大怒,想用戟投死他。犹豫了一下走出来,吴范就突然进去,磕头磕到流血,话和要累一起出来。过了好久,孙权放开他,于是就赦免了魏滕。魏滕见到吴范感谢道:父母能生我养我,却不能让我免于死罪,男儿的相知,像你这样的就够了,还要那么多干嘛!

《三国志·吴范传》

7、《三国志·魏书·钟繇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魏书·钟繇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备遣子人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悼,谥曰成侯。子毓嗣。少子会,别有传。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译文:

钟繇字元常,被举荐为孝廉,被授予尚书郎、阳陵令之职,因病离职。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这时,汉帝在西京,李催、郭汜等在长安城中作乱,阻断了汉帝和关东的联系。太祖(曹操)担任兖州牧,才派遣使者上书。李催、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商议扣留太祖使者,拒绝接受他的诚意。钟繇劝李催、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太祖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太祖已经多次听荀彧称赞钟繇,又听说他劝说过李催、郭汜二人,更对他充满渴盼。后来李催胁迫天子,钟繇和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对策。天子能够逃出长安,钟繇发挥了很大作用。

当时关中马腾、韩遂等众将,各率强兵相争斗。太祖正在山东征战,很为关中忧虑。于是表奏汉帝任命钟繇担任侍中守司隶校尉,让他拿着符节督察关中诸军,把后事委托给他,特地让(他)不必拘泥条文制度。钟繇到了长安,将书信交给马腾、韩遂等,为他们陈述祸福利害,马腾、韩遂各自派遣儿子入宫侍奉。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不下,钟繇送去二千余匹战马补给军用。太祖给钟繇一封信说:“得到你送来的战马,非常应急。关中平和安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这是您的功劳。过去萧何镇守关中,准备了充足的粮草满足军需,也适合说你呀。”那以后匈奴单于作乱于平阳,钟繇率领诸军围困敌军,没有攻克;而袁尚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来到河东,兵丁众多。诸将商议想放他离开,钟繇说:“袁尚势力正强盛,郭援到来,关中暗地里和他勾结,之所以没有全都背叛,只是因为我的威名震慑了他们罢了。如果放弃让他们离开,向他们显示了我们的软弱,当地的百姓,哪一个不是仇人?即使我们想回去,难道能够回得去吗!这就是没作战先自己败下阵来。况且郭援刚愎好胜,一定轻视我军,假若他要渡过汾水安营扎寨,在他们还没有渡过汾水时攻击他们,可以彻底战胜他们。”张既劝说马腾会合攻打郭援,马腾派儿子马超率领精兵迎击郭援。郭援到了,果然轻率地要渡过汾水,众将阻止他,不听。渡水未到一半,钟繇发起进攻,彻底打败了他们,斩杀郭援,降服单于。这件事收录在《既传》中。那以后河东卫固作乱,和张晟、张琰及高干等一起当了贼寇,钟繇又率领诸将讨伐并打败了他们。从天子移民西迁以来,洛阳百姓人数将尽,钟繇迁徙关中百姓,又招纳逃亡叛民来补充人数,几年间百姓人口数量稍稍增多。文帝即王位,钟繇又担任大理寺卿。等到文帝登基为帝,改任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又升为太尉,转而被封为平阳乡侯。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都是先朝名臣。文帝退朝后,对左右侍从说:“这三位,是一代伟人,后世大概很难再出现了!”太和四年,钟繇去世,皇帝亲自前去悼念,谥为成侯。儿子钟毓袭爵。小儿子钟会,另外有传记。

《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8、《三国志·魏书·陈矫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穆②,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登雅意如此,而深敬友矫。

郡为孙权所围于匡奇,登令矫求救于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剉③谋,徐④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曰:“本国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⑤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⑥,弃市⑦。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大军东征,入为丞相长史。军还,复为魏郡,转西曹属。从征汉中,还为尚书。行前未到邺,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文帝曰:“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帝既践阼,转署吏部,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明帝即位,进爵东乡侯,邑六百户。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⑧文书耳。”矫曰:“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其亮直如此。加侍中光禄大夫,迁司徒。景初元年薨,谥曰贞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有删节)

【注】①许:许昌。②雍穆:和睦。③剉:cuò,折损,摧折。④徐:徐州。⑤曲周:古地名。⑥结正:定案,判决。⑦弃市:指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⑧案行:巡行。巡视,此处引申为“查阅”。

译文:

陈矫字季弼,是广陵郡东阳县人。到江东和东城躲避战乱时,辞掉了孙策和袁术的征召,回到本郡。太守陈登请他担任功曹,并派陈矫到许昌,对他说:“许昌人好评论人物,有批评我不足的地方,您替我仔细察看一下,回来转告我。”陈矫回来说:“我听了远近不少人的议论,都说您骄傲自大。”陈登说:“内室和睦,德行兼备,我敬佩陈元方兄弟;冰清玉洁,行动有礼有法,我敬佩华子鱼;修身养性,痛恨丑恶,有胆有识,我敬佩赵元达;博学多才,卓尔不群,我敬佩孔文举;才智出众,有建立王业霸业的谋略,我敬佩刘玄德:所敬佩的就像这样。还有什么骄傲自大!那些人絮絮叨叨,哪里值得去听信呢?”陈登平时的想法确实如此,却非常尊敬和友善陈矫。

孙权围攻广陵郡匡奇时,陈登命令陈矫去向太祖求救,陈矫劝说太祖说:“我们郡虽然地方狭小,但地势对您有利,如果能得到您的援救,让它成为您的外藩,就能挫败吴国人的阴谋,徐州才能永久安定,您的威武之名威慑四方,仁爱之名到处传扬,还没有跟从您的地方,都会观望风头像影子一样归附您。崇尚恩德,养成威望,这就是成就王业呀。”太祖很惊奇陈矫的才智,想留下他在许昌任职。陈矫推辞说:“我们的郡县面临危亡,本意是来向您告急求援的,纵使没有楚国申包胥搬取救兵的功效,又怎敢忘记卫国弘演的义举呢?”太祖于是派兵救援。吴军已开始撤退,陈登在多处设下埋伏,亲自率兵追击敌人,大败吴国军队。

太祖征召陈矫担任魏郡司空掾属,历任相县令,征南将军长史,彭城太守,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一男子的父亲病了,这男子杀牛为他父亲祈祷福寿,根据当时保护耕牛的法令,县官判他抛尸街头的死罪。陈矫说:“这是孝子呀!”上表请求赦免了他。升魏郡太守。当时魏郡关押的囚犯有一千多人,有的关押了一年多还未判决。陈矫认为周代有三典法,汉代有约法三章,现在只重视判罪的轻重,却忽视了长期关押的恶果,这真是谬误呀!他亲自阅读了全部罪案,当时就作出了判决。大军东征时,进京任丞相长史。回师后,又任魏郡太守,转任西曹属。跟随征伐汉中,回来后任尚书。还没走到邺,太祖就死在洛阳,群臣拘泥常规,认为太子继位应当有诏书的任命。陈矫说:“大王死在外面,天下惶恐,太子应当节哀,马上即王位,以安定天下的人心。况且太祖宠爱的儿子就在旁边,如果发生争夺王位的灾变,国家就危险了。”当即就召来百官,准备登基仪式,一天就筹办好了。第二天,以王后的命令,策太子即位,大赦天下,一切仪式圆满结束。文帝说:“陈季弼遇上大事的时候,见识高明,多有谋略,超过一般人,确实是当代的杰出人才。”文帝即皇帝位后,陈矫转吏部任职,封高陵亭侯,升任尚书令。明帝即位后,进爵为东乡侯,封邑六百户。明帝有一次突然乘车来到尚书台门前,陈矫跪下问明帝:“陛下想要去哪里?”

明帝说:“不过想查阅文书罢了。”陈矫说:“这是臣的职责,不是陛下应当做的。如果臣不称职,就请陛下罢免我。陛下应当回去。”明帝很惭愧,掉转车头就回去了。他的诚信正直大都像这个样。又加官侍中光禄大夫,升任司徒。景初元年去世,谥号叫贞侯。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

9、《三国志·吴书·贺齐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吴书·贺齐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

原文: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立斩从。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月尽平。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时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杀升。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齐令越人因事交构,遂致疑隙,阻兵相图。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

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而歙贼帅金奇万户①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盾,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军住经日,将吏患之。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弋,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弋拓堑为缘道,夜令潜上,乃多县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勒兵待之。贼夜闻鼓声四合,谓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

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休等惮之,遂引军还。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有删改)

【注】①万户:一万人。

译文:

贺齐字公苗,是会稽山阴人。年轻时做郡吏,担任剡县长官。县吏斯从以行侠为名做坏事,贺齐想要惩治他,主簿规劝说:“斯从,出身本县大族,是山越一带民众依附的人,如果今天惩治他,明天贼寇就会到来。”贺齐听说后大怒,立马就斩杀了斯从。斯从的同族亲属于是互相纠集起来,人数达一千余人,发兵攻打县城。贺齐率领官吏百姓,打开城门迅猛出击,彻底打败了来犯之敌,声威震动山越地区。后来太末、丰浦的百姓反叛,贺齐转任太末县长官,他惩治邪恶培养良善,一整月后就完全平息了叛乱。

建安元年,孙策来到郡里,察举贺齐为孝廉。当时王朗逃亡到东冶,候官县长官商升为王朗发兵起事。孙策派遣永宁县长官韩晏兼任南部都尉,统领军队讨伐商升,让贺齐做永宁县长官。韩晏被商升打败,贺齐又代替韩晏兼任都尉职务。商升畏惧贺齐的威名,派遣使者乞求结盟。贺齐趁机劝告使他明白,为他陈述其中祸福之道,商升于是送上县官印绶,走出营寨请求投降。贼军将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商升投降,反而一起杀死了商升。叛贼势力大而贺齐兵力少,不足以用来讨伐叛贼,贺齐让军队驻扎下来停止军事行动。张雅和女婿何雄争夺权势而两边不和,贺齐派越人借事情挑拨离间,于是导致两人互相猜疑产生嫌隙,以至于倚仗军队互相图谋。贺齐这才进兵攻打,一交战就大破张雅,詹强一伙十分震惊恐惧,率领部属出来投降了。

建安十三年,贺齐升任威武中郎将,去征讨丹阳黟、歙两地的反贼。而歙地贼军将帅金奇领一万人驻扎在安勒山,毛甘领一万人驻扎在乌聊山,黟地贼帅陈仆、祖山等领二万人驻扎在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峭壁直立,高几十丈,山路险峻狭窄,拿着刀兵盾牌无法通行,贼军居高临下投掷石块,不能强行进攻。军队停驻了好多天,将领官吏为此忧虑。贺齐亲自出去绕山巡行,观察山势探寻便于进攻的地形,暗中招募轻健敏捷的士兵,为他们制作了带绳子的铁箭,秘密地在隐蔽险峻而贼军不防备的地方,凭借带绳子的箭爬高开辟出攀登的通道,夜里让他们悄悄上去,随后悬挂下许多布条来拉拽下面的人,得以登上一百多人,他们四处走动分散开来,全都击鼓吹角,贺齐率领军队等待着他们。贼军夜里听到鼓声四起,以为贺齐大军全都登上山了,于是惊慌恐惧疑惑混乱,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些据守道路防备险要的人,都逃回来靠拢大部队。贺齐大军趁这机会得以登上山,大败陈仆等,其余人都投降了。

黄武初年,魏国派遣曹休前来攻打,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后来才赶到,于是驻军新市抵抗魏军。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将士们大惊失色,全靠贺齐还未渡江,只有他这支部队独自保全下来,各位将领倚靠着他来构成阵势。

贺齐生性喜欢奢侈华丽,尤其爱好军事,对于兵甲器械极为精通喜好,他所乘坐的船只雕刻着花纹并用红色涂描,船上装有青色伞盖大红帷帐,大小盾牌金戈长矛,都刺画花卉瓜果作装饰,弓弩矢箭,全部选取上等材料制作,蒙冲斗舰这类战船,远远望去好像山林一样。曹休等人畏惧贺齐,于是率领军队返回去了。贺齐升任后将军,持符节兼任徐州牧。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10、《魏书·郦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魏书·郦范传》原文及翻译魏书

原文:

郦范,字世则,范阳涿鹿人。父嵩,天水太守。范,世祖时给事东宫。高宗践阼,追录先朝旧勋,赐爵永宁男,加宁远将军。以治礼郎奉迁世祖、恭宗神主于太庙,进爵为子。

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南征,范为左司马。师次无盐,戍主申纂凭城拒守。识者佥以攻具未周,不宜便进。范曰:“今轻军远袭,深入敌境,无宜淹留,久稽机候。且纂必以我军来速,不去攻守,谓方城可凭,弱卒可恃。此天亡之时也。今若外潜威形,内整戎旅,密厉将士,出其非意,可一攻而克之。”白曜曰:“司马之策是也。”遂潜军伪退,示以不攻。纂果不设备。于是即夜部分,旦便腾城,崇朝而克。白曜将尽以其人为军实。范曰:“齐四履之地,世号‘东秦’,不远为经略,恐未可定也。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泽连城有怀贰之将比邑有拒守之夫。宜先信义,示之轨物,然后民心可怀,二州可定。”白曜曰:“此良策也。”乃免之。进次肥城,白曜将攻之。范曰:“肥城虽小,攻则淹日,得之无益军声,失之有损威势。且见无盐之卒,死者涂炭,成败之机,足为鉴矣。若飞书告喻,可不攻自伏;纵其不降,亦当逃散。”白曜乃以书晓之,肥城果溃。白曜目范于众曰:“此行也,得卿,三齐不足定矣。”

军达升城,青州刺史沈文秀遣张元孙奉笺归款,请军接援。白曜将遣偏师赴之。范曰:“桑梓之恋,有怀同德。文秀家在江南,青土无坟栢之累。拥众数万,劲甲坚城,强则据战,势屈则走。师未逼之,朝夕无患,竟何所畏,已求援军?且观其使,词烦而颜愧,视下而志怯,币厚言甘,诱我也。若不远图,惧亏军势。未若先守历城,平盘阳,下梁邹,克乐陵,然后扬旌直进,何患不壶浆路左以迎明公者哉!”白曜乃止。遂表范为青州刺史以抚新民。还朝,年六十二,卒于京师,谥曰穆。

(《魏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译文:

郦范,字世则,范阳涿鹿人。父亲郦嵩,任天水太守。郦范于世祖在位时在东宫任事。高宗即位以后,追记他在先朝的旧功,赐予爵位为永宁男,任命为宁远将军。郦范以治礼郎的身份捧奉世祖和恭宗的牌位迁往太庙,进封爵位为子。

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率军南征,郦范任左司马。军队临时驻扎在无盐,戍主申纂据城拒守。军中之人都认为攻城的准备工作尚未周全,不宜立刻进攻。郦范说:“现在我方轻军远袭,深入敌军境内,不宜迟缓滞留,长期拖延时机。况且申纂必然认为我军来得迅速,不会立即攻城,认为自己有城墙可以凭靠,弱兵可以倚仗。这正是上天要让其灭亡的好时机。现在我方对外不露声势,对内整顿军旅,秘密激励将士,出其不意,就可以一举而攻克它。”慕容白曜说道:“司马所说的计策是对的。”于是隐蔽军队,假装后退,显示不打算立即攻城的样子。申纂果然不加防备,于是当晚作好部署,凌晨时分开始登城,一个早晨就攻占了该城。慕容白曜打算把敌方士卒全部用来充实自己的军队。郦范说道:“齐地是四境所至之域,如果不从长远谋划,恐怕不可能安定。如今大魏皇威刚刚覆盖此地,百姓尚未蒙受恩泽,接壤的城市有胸怀二心之将,比邻的邑镇有顽固拒守之夫。应当首先申以信义,示以法度,然后民心可以得到安抚,二州可以加以平定。”慕容白曜说:“这真是上策啊。”于是就释放了他们。军队前进驻扎在肥城之外,慕容白曜准备攻打肥城。郦范说:“肥城虽小,攻占它却迟延时日,取胜了对军队声威没有多大益处,失败了却有损于魏军威势。况且看到无盐的士兵,士卒死伤者甚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足以引为借鉴。倘若用箭射送书信予以晓谕,其城定可以不攻自破;纵使他不肯投降,士兵也会逃离四散。”慕容白曜就用书信对城中将士加以晓谕,肥城果然溃散。慕容白曜看着郦范对众人说道:“这次行动,得到你,三齐之地不难平定了。”

军队到达升城,青州刺史沈文秀派他的部属宁朔将军张元孙奉书归诚,请求派军队援助他。慕容白曜准备派偏师前去援助。郦范说:“眷恋家乡之情,人皆有之。沈文秀的家乡在江南,青州之地没有他的祖宗坟茔牵累。他拥有数万之众,兵甲强劲,城池坚固,势力强就守城迎战,势力弱就弃城逃走。我军尚未胁逼于他,他朝夕都无忧患,究竟有什么可畏惧的,已经求讨援军?况且观察他派来的使者,言语絮叨而面有愧色,目光朝下而心中畏怯,礼厚言甜,是想诱惑我方。如果不深谋远虑,恐怕会有损于我军军势。不如先固守历城,平定盘阳,下取梁邹,攻占乐陵,然后各军一齐扬旌直进,何愁民众不在路旁手捧壶浆迎接明公呢?”慕容白曜这才罢休。于是表奏朝廷,使命郦范为青州刺史以安抚刚刚归附的百姓。后来,郦范回到朝廷,六十二岁时,在京师去世,定谥号为穆。

《魏书·郦范传》

《三国志·吴范传》原文及翻译译文